徐匯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總產出占上海1/3

2025年產業規模有望達千億
7月31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聞發布會,徐匯區委書記鮑炳章在發布會上介紹說,作為上海唯一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項目,徐匯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總產出占全市1/3,已連續兩年保持30%高速增長。到2025年,徐匯力爭形成人工智能千億級產業規模。
徐匯人工智能產業如何實現從無到有?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方世忠表示,2017年,徐匯率先在全市提出了打造上海建設國家人工智能高地的新地標和核心區的AI發展愿景。徐匯聚力推進“四個新”:率先制定AI新戰略,發布AI新高地建設“T計劃”,明確創新策源地、產業磁力場、應用試驗田功能定位,同時著力規劃“一核一極一帶”空間布局,目前徐匯已經成為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地圖“人字型”布局的交匯點。
率先布局雙T新載體。AI TOWER上海西岸人工智能中心首次向全球遞出新名片,這是西岸智慧谷核心項目,目前正在打造國際人工智能總部基地。這里已經匯集了一位圖靈獎得主、六位院士、158位博士、三千名左右員工,形成了垂直AI生態圈,預計樓宇單位面積產值可達一萬元。
率先創辦峰會平臺。2017年市區聯手舉辦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創新峰會,首次展示了上海和徐匯的人工智能發展愿景。2018年,徐匯突出了科技峰會與水岸生態、藝術人文、智能體驗相結合的特色,成功承辦首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經過三年多努力,徐匯人工智能產業顯示度、集聚度和貢獻度得到顯著提升。
全力打造產業新生態,徐匯圍繞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已經形成比較優良產業生態和企業集群。這里擁有微軟、期智、樹圖等一流研發機構,也有阿里、華為、網易等行業領軍企業,商湯、依圖、明略等獨角獸企業,以及世界人工智能高校聯盟、青年AI科學家聯盟等國際學術聯盟。目前上海千余家人工智能核心企業中,徐匯占了1/5。
搶下先手棋,更聚力于后續力。方世忠說,徐匯區提出打造“四個最”,實現“從有到優“的大跨越 。一是最精準高效的AI生態,希望打造最適合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和企業加速集聚的制度供給試驗田。二是最開放創新的AI平臺,希望推動高校和企業科研院所形成創新共同體,加速提升AI基礎能力。三是最高端的集聚AI產業,放大AI“賦能百業”效應,力爭到2025年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四是最智慧共享的AI城區,希望推動城市治理實現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