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將從廣州開始,激發老城新活力—優企客
導讀近日致函廣東省人民政府,支持廣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該試驗區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路徑、
u003cp>國家科技部近日致函廣東省人民政府,支持廣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該試驗區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人工智能發展經驗,激發廣州“老城新活力”,為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提供示范。u003c/p>u003cp>在廣州這片“試驗田”上,人工智能技術的種子早已播種,并且正在蓬勃發展。在回顧8月28日上午舉行的中國廣州投資年度會議上,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成為了會議的重頭戲。會議上,一些重要人物對廣州的人工智能產業給予了肯定,百度Apollo等公司也加大了在廣州的投資力度。八月二十八日下午召開市委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為主攻方向。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imgs2.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load/202009/11/aie21431ee6afaf004736aa87ca4841d7db5b75787_size110_w900_h500.jpg" />u003c/p>u003cp>三月三十一日,在廣州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試驗區,98個項目集體簽約入駐,44個項目集體開業,99個項目集體啟動,總投資超過5800億元。疫情爆發下,一連串大項目落地,分外引人注目。該試驗區將在今年一月規劃布局,是廣州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抓住機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重要抓手。今天“雙喜臨門”,兩個“人工智能”試驗區,必將發揮疊加效應,在廣州實現集聚發展。u003c/p>u003cp>AI是引領這場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極強的帶動性。廣州市堅持以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為主攻方向,建立起創新引領、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不僅為廣州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產業聯動、共贏發展的良好格局奠定了基礎。所以廣州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不僅是機遇,其溢出效應也將推動整個區域的協同發展。u003c/p>u003cp>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偶然性”背后有“必然性”。科技部門在信中指出,廣州要充分發揮科技資源和產業集群的優勢。事實上,科教資源與產業集群是廣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兩個“標尺”。廣州是華南地區的科研教育中心,不僅擁有豐富的大學資源,而且在人工智能學科建設方面也有建樹——2019年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省級實驗室(廣州)成功獲批,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科研力量。u003c/p>u003cp>就產業集群而言,廣州產業基礎雄厚。優勢產業有工業機器人、語音識別、服務機器人等,在醫療保健、汽車運輸、高端制造業等方面居行業領先地位。目前,廣州已形成了包括廣州大學城、廣州軟件谷、黃埔智能設備價值創新園等一批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示范園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天與地,三者不可或缺。就政策支持而言,2017年,廣州已經把人工智能作為城市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2018、2020年相繼出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人工智能專項政策。u003c/p>u003cp>機會和挑戰并存,榮耀和夢想相伴。”“全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落戶廣州,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完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的光榮使命后,廣州人要繼續發揚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產業發展而言,聚焦重點,不斷做大做強人工智能產業;就基礎理論研究和前沿技術開發而言,敢于投入,爭取突破;就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而言,不斷拓展,探索智慧城市建設的新路徑;就政策法規供給而言,大膽探索,構建高層次的制度環境。u003c/p>u003cp>我們相信,隨著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深入,必將為廣州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實現老城新活力,“四個出新”提供澎湃的動力。u003c/p>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張原遠”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