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清澗:人工智能產業扶貧 探索就業新路徑
導讀u003cstrong央視網消息u003c/strong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點領域。在陜西榆林,當地利用人工智能產業解決了當地貧困人員的就業問題。u003cimg alt=
u003cstrong>央視網消息u003c/strong>: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點領域。在陜西榆林,當地利用人工智能產業解決了當地貧困人員的就業問題。u003cimg alt="" src="http://imgs2.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load/202009/12/ai36F94BAE8AF97FE6CA7B65A709BCEA6858AEAE5F_size287_w721_h367.png" />在陜西省榆林市清澗縣,30多位年輕人剛剛經過培訓獲得了一份“云工作”,只需要一臺電腦,無論在哪里他們都可以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務,增加一筆穩定的收入。這份“云工作”叫做人工智能訓練師,他們的工作是通過“數據標注”來手把手訓練機器。依托互聯網,這個新職業為清澗縣解決了一部分貧困人口的就業難題,但在剛剛接觸到這個領域的時候,很多人并不是非常看好。u003cimg alt="" src="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A5CD2E45FC0CC54E95C18B7682598C0E04832d86_size354_w720_h374.png" />地處陜北的清澗縣資源匱乏、貧困面大。主導產業主要為紅棗、土豆、小米等傳統種養殖業。2019年,清澗縣政府經過大量調研考察,與國內電商企業對接引進了人工智能產業扶貧項目,成為全國第一個縣級試點。隨著該項目的不斷推進,當地百姓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目前,清澗縣就職人工智能訓練師的百名員工中,困難群眾占到了60%以上,平均月薪酬超過3000元。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何書”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