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新增長點?開源開放將提升創新應用效率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勃潺】9月18日,在中關村論壇人工智能開源開放與生產力促進 平行論壇上,中國科協常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宋軍表示,以人工智能、5G、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創新,需要全球范圍內的開放合作,需要技術開源開放共享。
根據德勤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顯示,如果從行業滲透率和市場規模兩個維度來看所有的行業,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發展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萌芽期、成長期、過渡期和發展期。在零售、教育、通訊、金融以及工業等行業,人工智能已經在不斷地改變我們的日常工作方式;同時,在公共事業、醫療、智慧城市領域,人工智能也在千變萬化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而人工智能開源開放與生產力促進 平臺的建設,提升了創新應用效率。
“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領域的跨界融合,不斷生成科技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宋軍表示:“希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開源開放,進一步促進全球學術、產業界深度交流與合作,通過科創中國國際技術服務與交易平臺,提供有效的宣傳窗口和推廣渠道,促進全球科技生態協同創新,推動經濟科技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認為,推進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因素是對工具和技術的快速開發,使計算系統無需進行顯式的編程,推動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發展,他說道:“我們把它稱之為人工智能堆棧,使人工智能應用程序開發人員能夠開發人工智能關鍵工具的制造與集成,”而推進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因素依賴于工具和技術的開發,但是它同樣也依賴于應用程序的開源庫。
當前,在全球人工智能開源領域,有被行業廣泛使用的谷歌開源平臺TensorFlow,有百度于2016年對深度學習框架PaddlePaddle(飛槳)開源;同時還有Facebook旗下的PyTorch。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介紹,開源有很多種不同的模式,除了Linux、Android等開源操作系統之外,包括Wikipedia、ArXiv以及近來的GitHub都是很好的開源系統,并且有著不同的理念。
在國內,眾多企業也開始加入到人工智能開源的行列中來。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胡事民表示:“中國的人工智能平臺也在發展,特別是要感謝百度在2016年就發布了它的PaddlePaddle(飛槳),也特別高興看到(曠視的)天元、華為、清華也共同參與進來,我們都發布了一些平臺。特別是曠視科技的平臺,在5月份提出了‘亞線性內存優化技術’,這個技術非常了不起,我作為同行非常欽佩,他們在卷積以及硬件優化方面都做得非常非常好。”
據了解,曠視科技自2014年開始布局開發深度學習開源庫,經過六年的努力,在今年正式發布了天元,鄭南寧評論稱,天元具有很好的橫向和縱向擴展性,分布式運行,遷移性等優點,靈活、高效、訓練一體。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開源庫和計算架構,對提高我國人工智能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對人工智能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工智能生態的構建也具有重大的價值。
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 唐文斌認為企業在應用人工智能的時候存在著這樣的困難:一是人工智能技術門檻比較高,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能力建設一套自己的算法能力;二是人工智能人才比較缺乏,根據相關數據的統計,人工智能產業里的人才缺口在30萬以上,這也導致人工智能在企業的應用過程中,傳統企業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才;三是由于場景的碎片化,在應用的技術層面需要多種多樣不同的算法。然而現在市場上算法的供給還是嚴重不足的。四是行業標準的問題,人工智能行業發展還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并未形成成熟的行業標準和價值體系。“因此,在人工智能應用落地方面,我們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唐文斌說道。
沈向洋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未來中國的開源應該怎么做,他認為,在開源過程當中,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企業做出了榜樣,比如像百度、曠視、阿里、華為,都已經推出很大的開源項目,做了很多的貢獻,“同時我們應該去創造一些工具,幫助中國的工程師貢獻更多的開源,同時我們應該創造一些平臺。”
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鄭南寧認為我們需要回到人工智能領域最初的目標,面對更棘手的人類水平的智能,和更廣泛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問題,加大探索跨學科人工智能新算法的研究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
在今年的中關村論壇人工智能開源開放與生產力促進 平行論壇上,曠視聯合創始人唐文斌也正是宣布發布曠視人工智能加速計劃,曠視研究院將通過“辰星計劃”,培養3000名人工智能人才。曠視還將通過企業培訓,培養1萬名能夠通過Br人工智能n++平臺完成算法生產的人工智能人才。
值得關注的是,曠視將開源開放一些自研的領先技術,目前曠視已經開源開放了曠視Br人工智能n++ 人工智能生產力平臺的核心組件,深度學習框架天元MegEnging,來幫助開發者實現深度學習、簡單開發。同時,曠視推出了Br人工智能n++商業版,幫助企業降低使用人工智能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