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網統管”發布七項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上海“一網統管”,一口氣發布了七項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9月27日,同濟大學與上海市城運中心聯合發布了七項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涉及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全域精細感知技術、高實時一屏集控數字孿生管理系統、城市運行重大風險防范與應急管理體系框架等,為防疫、應急、設施運維等城市運行領域再添助力,并就進一步深化合作簽署了戰略協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發布現場了解到,2020年4月以來,同濟大學與上海市城運中心在政產學研用等領域全面合作,集合專業管理和科研人才優勢,聚焦城市運行重點領域,配置資源促進技術、服務、數據等要素的有效銜接,在促進城市運行管理的全面感知、自主協同、自動識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如本次發布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智能防控技術,在多目標、高精度多機器人協同下,實現了可視化系統、自然語音交互、多模識別技術、高精定位導航和自主控制的技術融合,發明了疫情生理特征多維融合快速感知技術,研發了異構自主協同疫情檢測機器人,構建了重大疫情防控大數據示蹤與傳播預警模型,并提出了方艙醫院集成建造與城市應急處置方法,這些技術的實戰實踐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的防疫能力和水平。
同濟大學在會上還發布了城市市政管網運行安全智能保障與病害診斷的模型等成果。模型通過機器學習對管網的總體健康狀況進行診斷,并通過深度學習對管網病害分類,對病害定量以及對病因進行診斷,并實現智能預警,對于極端天氣溫度影響城市管網的正常使用,也提出了解決方案。
嘉定區城運中心主任李堅在會上當即進行了對接。“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研判的結果輸出到區城運中心,將幫助管理部門提前預判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不僅針對性強,而且讓城運的綜合統籌功能發揮得更好。”李堅說。
面向“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的總體要求,上海“一網統管”正集合管理、研究、產業等領域的各方力量,擴大社會各界的參與和支撐,加快推動數據聯通、服務聯接、治理聯動,切實做到實戰中管用、基層干部愛用、群眾感到受用。“一網統管”智慧政府建設企業聯盟的不少成員單位也參加了發布會,產業界對這些成果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發布會之前,市政府還舉行了上海市城運大廳的啟用儀式。上海市城運大廳位于市政府辦公大樓內,是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的運作載體,主要承擔城市運行狀態監測分析和預警研判,應急事件聯動處置,以及值班值守等功能,為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