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業的前沿技術有哪些
1. 硬件層
第一層是硬件層,涵蓋人工智能的硬件和基礎設施,如AI芯片、傳感器、服務器等。
人工智能硬件制造商,是AI產業第一輪發展的受益者。
2. 基本服務層
第二層是基礎服務層,覆蓋云基礎服務,在云基礎上提供額外的人工智能能力。
基于硬件,云服務公司是第二輪AI產業的受益者。 它比硬件更有好處,因為它支持廣泛的應用程序。 美國幾乎所有的IT巨頭都在花費大量的資金來建造大型云計算平臺,并擁有強大的人工智能支持。 這兩家領先的公司是亞馬遜的AWS和谷歌,但微軟、Facebook甚至蘋果都在云業務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在云的基礎上,可以提供許多額外的人工智能能力,如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語義識別、機器學習等,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如視覺識別,現在大量的獨角獸正在追逐這個市場。 但我認為從長遠來看,這個市場機會很難把握:一方面,政府將形成統一的大市場,而不是國家的每一個地區都要自己做,未來應該開放,市場整體規模很小;另一方面,無論有多少客戶,未來的提供商都可能不是今天的獨角獸,而是由阿里、騰訊或華為等基礎云平臺直接提供的。 因為這個可以力并不復雜,直接從云中提供是最簡單的,如果未來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我預測一半的獨角獸將無法做到。
當然,不僅是視覺識別,還有動作識別,還有基本的圖形識別,比如另一個流行的市場,所謂的醫學圖像識別。 未來醫學中的X光或B超圖像識別可能會集成到云中。 提供商可能是云中的第三方公司或大型IT服務提供商,這可能成為基本服務的一部分。
此外,語音,語義識別和翻譯,未來也可能成為云的基本服務。 我們知道,如果我們今天想翻譯,我們也需要帶上翻譯。但在未來,如果云的處理能力得到加強,所有這些聲音都將被發送到云中進行處理,然后返回結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沒有單獨設備的翻譯。
3. 行業應用
第三個層次是行業應用層,它來源于前兩個層次,并與無人駕駛、智能醫療、新零售等AI應用等各行各業相結合。
在這個層次上,有大量的人工智能應用公司,并將繼續蓬勃發展。 這些公司的特點很清楚,必須有自己的行業特色。 因為人工智能技術本身,沒有辦法形成壁壘,真正能形成壁壘的一定是行業特點,即行業數據,行業經驗和行業準入都會是壁壘,這就需要我們去發現這些壁壘,這樣才能做生意。 所以任何一個先進的領域,都不領先,還必須找到自己的壁壘和競爭優勢才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