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智能與創造業融洽白皮書:人才缺口30萬,復合人才稀缺
導讀11月21日,在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白皮書》。該中心黨委副書記呂堅表示,《白皮書》總結了人工智
在11月21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年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中心黨委副書記陸健表示,白皮書總結了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的發展背景和現狀,指出了當前融合的諸多困難,其中人才短缺問題尤為嚴重。
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融合需要掌握人工智能技術,同時也需要對制造業各細分領域的生產特點,流程和流程有深入的了解,澎湃新聞記者陸健表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為30萬人,其中“人工智能制造”復合型人才極為匱乏。 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平均年薪為3000-6000萬元,工作時間比老年人多上千萬。 普通企業很難承擔如此高的勞動力成本。
白皮書表明,準確測量人工智能價值的困難也是制約與制造業整合的痛點之一。 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缺乏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能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風險、效益和成本難以準確計算。 一些企業簡單地將人工智能的應用價值等同于機器更換,認為其應用成本過高。
白皮書還預測了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的發展趨勢,認為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融合將會更深入,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將呈現多技術融合的趨勢。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將成為人工智能與制造一體化的重要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金夕華”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