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流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流程制造技術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
目前,上海和長三角地區形成了以石化、鋼鐵、生物醫藥為代表的流程產業集群,呈現出日益強大的高端產業集群效應和引領功能。隨著人工智能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如何充分釋放人工智能對流程制造的“賦能”效應,促進我國流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今天,由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過程智能創新研究所聯合主辦的“過程智能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在論壇上,20多位院士和專家圍繞“人工智能賦予流程制造”這一主題,深入探討了中國流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布局、趨勢預測、產業發展等方面。
在論壇上,“材料轉化制造過程智能優化與控制機制”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和“上海過程智能制造技術創新研究院”啟動。
由華東理工大學、中南大學、東北大學聯合立項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材料轉化制造過程智能優化與控制機制”,是依托上海高校建設的第一個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該中心以前沿為重點,通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過程制造的深度融合,研究材料轉化制造過程的智能優化與控制機制,通過對過程制造過程機理的創新認識和認知,以及控制方法的深化和完善,系統解決高端產品性能、大規模資源能源優化、柔性自主控制等前瞻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的重大科學問題。
為了打通從原始創新到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創新鏈條,華東理工大學聯合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成立了“上海過程智能技術創新研究院”,充分利用長三角地區的資源,推動工業互聯網和過程制造智能領域的技術轉化和產業應用, 推進工業核心軟件的自主控制,進一步打造大宗原材料行業和一系列高端材料/化學品等流程制造的“超級大腦”。
在論壇上,浦東新區與華東理工大學簽署了“加快工藝智能技術創新源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未來三年共同推進“材料轉化制造過程智能優化控制機制”項目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南平(以院士身份出席會議,更不用說科技部副部長一職)、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輕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建華出席并致辭。
作者:上海廣播電臺記者劉康夏
編輯:王俊德
負責編輯:黃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