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供電: 護航數字農業 讓葡萄論串賣
近日,紹興市上虞區蓋北野藤葡萄公園鎮東生態園的大棚內,已是一派葉滿枝頭、暖意融融、生機勃勃的景象。3月18日,國家電網浙江電力(上虞)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走進葡萄種植大棚,對棚內的數字農業設備進行安全用電檢查。
“球形攝像機攝錄葡萄生長全過程,供手機端實時查看;自動卷膜機可自動升降,調節棚內溫度和濕度高低;水肥一體化系統則將澆水與施肥融為一體,大大節約人力成本,但這些都離不開電力的支持。你們的貼心服務,讓我用電用得放心啊!”鎮東生態園負責人嚴永三對電力服務豎起大拇指。
被譽為“江南吐魯番”的蓋北有野藤葡萄種植面積1.2萬畝。為優化種植過程中的低效環節,提升葡萄品質,去年下半年開始,當地提出數字賦能葡萄種植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利用設施環境信息實時監測和監控、光溫水肥精準調控設備、葡萄綠色病蟲害防控、葡萄生產全鏈條追溯等“四大系統”進行溯源和遠程控制。鎮東生態園的100畝葡萄種植基地大棚內安裝了球形攝像機和自動卷膜機等數字農業設備。
國網上虞供電公司組織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上門服務,主動加強與種植戶聯系,及時掌握用電信息,定期為葡萄大棚內的數字農業設備進行體檢。同時,為最大限度滿足大棚種植戶的用電需求,國網上虞供電公司開通用電“綠色通道”,簡化手續流程,對涉及特色種植用電的種植戶實行報裝“一條龍”服務。
數字農業的推進,明顯提升了蓋北野藤葡萄的品質,也吸引了不少客商。生鮮農產品品牌“明康匯”和蓋北達成了“論串收購”的合作協議。“以前我們的野藤葡萄都是論斤賣,如今實現了論串賣,這是一個飛躍,體現了質優價高。”蓋北鎮副鎮長陳水軍說,接下去,蓋北還要將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集成應用于葡萄栽培,實現葡萄種植的集約化、機械化、智能化、生態化。國網上虞供電公司將積極打造新型供電服務體系,為護航數字農業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