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人工智能新算法,精確預測肺癌風險
導讀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興的顛覆性技術,正在逐步釋放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并深刻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可以說,人工智能已然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目前,人工

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興的顛覆性技術,正在逐步釋放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并深刻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可以說,人工智能已然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目前,人工智能已經在手機AI、人臉語音識別、圍棋等領域大顯身手,并且在不斷擴大其應用領域。其中,人工智能入局醫療被人們寄予厚望,因為人工智能可以在減輕醫療負擔的同時,減少誤診漏診的的發生。
近日,根據發表在《放射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一個人工智能(AI)程序準確地預測了在CT篩查中檢測到的肺結節將變成癌癥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據世界衛生組織稱,肺癌是全世界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估計2020年就有約180萬人死亡。
研究人員將低劑量胸部CT用于篩查肺癌的高風險人群,如長期吸煙者。雖然肺癌通常在CT圖像上顯示為肺部結節,但大多數結節是良性的,不需要進一步的臨床檢查。因此,準確區分良性和惡性結節對于早期發現癌癥至關重要。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深度學習開發了一種肺部結節評估算法,這是一種能夠在成像數據中找到某些模式的人工智能應用。研究人員在全國肺部篩查試驗中的16000多個結節的CT圖像上訓練了該算法,其中包括1249個惡性腫瘤。他們在丹麥肺癌篩查試驗中的三組大型結節成像數據上驗證了該算法。
研究人員表示,該算法可能有助于放射科醫生準確估計肺部結節的惡性風險。這可能有助于優化對肺癌篩查參與者的后續建議,這也將幫助減少不必要的診斷干預,降低放射科醫生的工作量,并減少肺癌篩查的成本。
當前,它已被證明可以大大降低肺癌的死亡率,主要是通過幫助在早期階段發現癌癥,而此時癌癥更容易成功治療。
責任編輯:任夢凡 PX204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高俊遠”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