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見未來—2021浦江教育論壇成功舉辦!人工智能未來工作站“百校千師”計劃發布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聯合主辦的“AI見未來—2021浦江教育論壇”舉行。與會嘉賓圍繞人工智能教育領域最新熱點,聚焦新時代人工智能頂尖人才培養、人工智能教育交流平臺建設、普及人工智能技術和教育理念等話題進行了研討交流,并正式啟動了“人工智能教育未來工作站”的“百校千師”計劃。
人工智能教育未來工作站由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發起,目標是提升中學生的科創能力,培養人工智能創新人才的后備軍,并為高校選拔人才提供參考,未來在全國中學會設置分站。
工作站將發起百校千師計劃,預計在3年之內將培養1000名能帶領學生進行人工智能科創實踐的老師,提供完善的人工智能基礎知識、研究性課題和各種各樣的線下活動。協助100所學校構建滿足學生科創需求的實踐基地,進行實驗室的建設、課程設計、課程建設、題庫建設與科創數據庫的建立。
今年夏天,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將聯合多家AI頂級企業開啟第一屆浦江人工智能未來夏令營,面向的是具有科創潛質的青少年和有意愿的老師開展基礎科創學習和研究性課題的探索。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上海交通大學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長三角一體化等方面形成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完整布局。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韓韜介紹,當信息技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改變世界面貌的時候,上海交大因勢而謀,率先在全國開展信息技術領域拔尖人才培養,先后成立了ACM班、IEEE試點班等。
深基礎、強交叉、重實踐,求創新是交大人工智能專業的培養特色,數學課程達到了17%,給學生提供24小時全天候開放的創新實踐平臺,30%的老師除了在上完第一課堂之后,還會在第二課堂里指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和參加相應的競賽。
韓韜說,2021年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試點班將會強勢升級,設立國智班,有世界級頂尖專家加盟,改進目前的課程體系,逐漸增加產學研融合的培養模式。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劉康霞
編輯:山巍
責任編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