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計劃怎么寫
文 ? 曲一線科學備考
我們或許會照著計劃過一陣子奮發向上的生活,但大多數計劃最終都會擱淺在現實的沙灘上。
其中緣由,一部分是我們的執行力和自控力不夠,另一部分是計劃本身存在著缺陷與不足。制定一份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計劃并認真執行,無疑是給新學期的最好的禮物。
那么什么樣的計劃才可以稱之為“高效的學習計劃”呢?我認為首先是要適合自己,也就是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一個不適合自己的計劃就仿佛不合腳的鞋,不但起不到作用,甚至會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煩。
為了讓計劃更加個性化,我們應當正確評估自己的實際情況,并且對未來做出合理的規劃和預期。
比如某位同學上學期期末的語文排名是班級30名,主要失分點在閱讀理解。那么這位同學新學期的計劃就應當將語文學習的重點放在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上,為此,他可以督促自己每天花半小時做一篇高考閱讀理解真題并對比研究標準答案,前一個月專攻議論文,第二個月專攻散文,接下來還要逐步涉及小說等文體。對于這學期期末,他給自己的目標是語文排名達到班級前二十名。這是一個可供大家參考的例子。
當然,光是適合自己還不夠,好的計劃還應當有一定的靈活性和約束性。
所謂的靈活性是指我們沒必要將每一分每一秒掐得死死的,將計劃安排做得滿滿的。滿滿當當的計劃乍一看會讓人很有成就感和雄心壯志,但卻過于死板,容易壓抑我們的創造性,扼殺我們的主動性,甚至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帶給我們挫敗感。因此在做計劃的時候,要適當留給自己緩沖和休息的時間,允許自己偶爾有一點點小小的拖延,這樣更有助于我們在完成計劃的過程中保持不緊不慢的節奏和愉悅的心情。
至于計劃的約束性,我認為主要來自于獎勵和懲罰機制。我們可以在制定計劃的同時引入小小的自我獎勵和懲罰機制,比如期中考試進步五名就獎勵自己吃一頓大餐,退步五名以上就罰自己一個月不許玩游戲等等。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我們可以邀請父母、同學來監督,這樣可以更好地約束我們,不至于讓我們的計劃半路擱淺。
有了一個好的計劃才是成功的開始,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
首先,我們要避免墨守成規、機械地完成計劃,而要定期評估計劃內容及完成情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時對計劃和目標作出調整。比如每周周末可以給自己一定的回顧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檢查自己本周計劃完成的情況,做了多少題,看了多少書,效果如何,是否有所提高。如果完成情況良好,要善于總結其中的方法和技巧并繼續保持;如果完成情況欠佳,要找出原因,進行改進。
此外,執行計劃時我們要精益求精,但也要規避過分的完美主義。學習是一個長期而枯燥的過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過分追求完美,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焦慮和擔憂,不利于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對自己有高要求是好的,但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應將“高要求”變成“苛求”。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計劃也是一學期充實生活的起點。但無論何時都要記住,空有計劃不夠,行動才是連接計劃和現實的橋梁。計劃+行動,相信大家一定能在新學期里發現更好的自我,攀登更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