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比人聰明?

人工智能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前發展著,它看似很遙遠,其實卻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
人工智能技術加快了人類前進的步伐,讓每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加便捷。
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務工作,它正將我們以前幻想過的智能生活變為現實……
當我們享受科技帶來美好生活的同時,人工智能威脅論也在提醒我們,人工智能有一天會超越我們。
在《人工智能革命》一書中作者提到,到2045年,地球上最聰明的種族將不再會是人類,而是人工智能!
那將來人工智能和人類究竟誰會更聰明呢?
有人覺得,人一定不如人工智能聰明,畢竟在很早之前AlphaGo就擊敗了專業圍棋手,那隨著以后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必然會越來越聰明。
也有另一部分人認為,人一定會比人工智能聰明,畢竟人工智能都是由人制造出來,由人來控制的,理所當然是人比人工智能更聰明。
反反復復都有道理,這好像是進入到了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一樣的怪圈。
人工智能的“聰明”是無法被否定的。
從人工智能的技術突破看,某些行業某些方面,它已經可以比人類還要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務了。
例如,人們在訓練人工智能玩一種游戲時,120分鐘后人工智能就能找到很有效的得分途徑。
繼續訓練便可以達到“骨灰級”玩家的水準,甚至發掘出一些平時人類玩家都未發現的竅門。
但是,這種聰明應該被叫做“智能”。
因為在我們看來,聰明這個詞不適用于來形容冷冰冰的機器。
我們不會說音箱、手機很聰明,只會說它很智能。
如果我們一定要把人工智能用人的標準來評判,那么就要從多方面來評價。
這會包括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情商能力等多方面的維度。
從各方面來看,人和人工智能算是各有所長。
人在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方面遠超過人工智能,不過在一些計算能力上確實無法和人工智能相比。
那如果未來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好,人工智能會超過人嗎?
不管技術怎樣發展,人工智能在搜索、計算、存儲、優化等方面都具備很強的優勢。
但是在感知、推理、歸納、學習等方面依舊無法與人類相媲美。
這也就是說,人工智能也許會比人類更強,但一定沒有人類有智慧。
因為強大的能力是可以靠長時間學習來積累,而智慧卻來自人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和體驗。
另外,人工智能更受企業歡迎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它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服務質量更好,而且犯錯率極低,而不是因為他們更聰明。
人們用算法來使他們會下棋、會識別、會運算,但這并不就代表人工智能就是聰明的,因為機器是沒有思想的。
現階段,人工智能只是可以在人所創造的框架下去做人給它布置的任務。
所以,不管技術發展到什么程度,人工智能還是更有賴于人,人工智能的本質最終還是要歸結為人的智能。
最后,馬上就要迎來端午假期了,小音在這里祝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