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對「可疑」蛋白質進行「指紋識別」
導讀編輯 | 蘿卜皮警察通過各種方式發現小偷的可疑行為。一個人是否以不尋常的方式移動?他們是否選擇了與其他人不同的路線?經常查看周圍環境?通常情況下,多種因素的組合會產生影響,但可能很難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哪

編輯 | 蘿卜皮
警察通過各種方式發現小偷的可疑行為。一個人是否以不尋常的方式移動?他們是否選擇了與其他人不同的路線?經常查看周圍環境?通常情況下,多種因素的組合會產生影響,但可能很難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哪些因素最重要。
這種情況同樣適用于,生物化學家在顯微鏡下尋找具有可疑行為的蛋白質。然而,這些微觀現象比小偷要小一百萬倍,而移動速度是最快的罪犯的一千倍。蛋白質的運動方式通常決定了關鍵的生理過程以及疾病的治療方式。例如,較慢移動的蛋白質可能會導致癌癥,而快速移動的蛋白質則有可能通過快速進入生物體來殺死細菌。不幸的是,這些運動很難用語言來解釋。
哥本哈根大學的 一個研究小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僅根據分子的運動模式,自動識別在細胞周圍奔波的蛋白分子中的「惡棍」和「神童」 ;這包括與納米藥物相關的蛋白質、癌癥產生蛋白質、用于綠色洗滌劑應用的蛋白質——可能還有病毒蛋白質。
該研究以「Single-particle diffusional fingerprinting: A machine-learning framework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eterogeneous diffusion」為題,于 2021 年 8 月 3 日發布在《PNAS》。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王楠”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