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四種人不宜吃蒲地藍
2018年結束前的兩個月,修改說明書的“蒲地藍”升級為全民關注的事件,席卷了整個網絡。
一時之間,朋友圈里的標題都是驚悚↓
甚至輸入“蒲地藍”,推薦的相關搜索都是負面信息
曾經,在限抗令下,“蒲地藍”已成為抗菌、消炎治療領域的一匹黑馬,迅速占領了全國各大醫藥市場。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黃芩、板藍根和苦地丁4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抗菌,臨床用于治療癤腫、腮腺炎、咽炎、扁桃腺炎等疾病。
其中,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板藍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苦地丁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為以上4味中藥按照一定工藝加工而成,雖然臨床效果顯著,但其化學模式及物質基礎研究相對薄弱,其臨床發揮療效的活性物質基礎并不清晰。
國家藥監局對蒲地藍消炎制劑統一修訂說明書,在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方面做了明確說明,尤其是明確了“孕婦慎用”,體現的是國家對于中成藥合理使用、科學使用的推進。
其實,科研人員在向“解釋清楚”努力的過程中從未松懈過。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邊寶林研究員、趙海譽研究員團隊,采用UPLC-ESI-Orbitrap-MS/MS對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中主要成分進行了定性分析,對其色譜峰進行歸屬,基本闡明了蒲地藍口服液的活性物質基礎。化學模式的闡明為后續的質量控制以及聯合用藥的藥動、藥效學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活性成分全程可追溯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研究成果《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化學成分鑒定及歸屬研究》發表在《中國中藥雜志》2019年第8期
想了解詳細內容,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吹啊吹不毀我純凈花園”版紙刊一睹為快!
更多8期文章已上線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歡迎下載瀏覽。
本文來自《中國中藥》雜志,文章配圖純屬科普,圖片來自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