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蘭的功效與作用 佩蘭詩是什么檔次的牌子
導讀中藥佩蘭性味歸經辛,平。歸脾、胃、肺經。本品芳香辛散,性平力緩,主入脾、胃,兼入肺經。功能化中焦濕濁而醒脾、解暑。既善治濕阻中焦、脾經濕熱,又可治暑濕及濕溫初起。功效化濕,解暑。主治病證濕
中藥佩蘭:性味歸經:辛,平。歸脾、胃、肺經。本品芳香辛散,性平力緩,主入脾、胃,兼入肺經。功能化中焦濕濁而醒脾、解暑。既善治濕阻中焦、脾經濕熱,又可治暑濕及濕溫初起。
功效:化濕,解暑。
主治病證
(1)濕阻中焦證。
(2)濕熱困脾。
(3)暑濕及濕溫初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裝香囊佩戴。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故陰虛血燥、氣虛者慎服。
產地:主產于河北、山東、江蘇、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浙江、福建等地區。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分兩次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飲片炮制: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規則的段。莖圓柱形,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有的帶紫色,有明顯的節和縱棱線。切面髓部白色或中空。葉對生,葉片多皺縮、破碎,綠褐色。氣芳香,味微苦。
性狀鑒別:
本品莖呈圓柱形,長30~100cm,直徑0.2~0.5cm;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有的帶紫色,有明顯的節和縱棱線;質脆,斷面髓部白色或中空。葉對生,有柄,葉片多皺縮、破碎,綠褐色;完整葉片3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間裂片較大,展平后呈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基部狹窄,邊緣有鋸齒;不分裂者展平后呈卵圓形、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氣芳香,味微苦。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高楠”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