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將排名及綽號 梁山108好漢武功排名
推薦:《本草》植物志之杏花:一枝紅杏出墻來
文/劉宏宇
【作者簡介】劉宏宇,常用筆名:毛穎、荊泓。1969年11月生于北京。資深編劇、實力派小說家、北京作協會員。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往事如煙》《大秦帝國》等,劇本驚險諜戰電視連續劇《九死一生》(2014年6~7月在CCTV-8“黃金強檔”播出30集版本,以“毛穎”署名第二編劇)等。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宋江)
所謂36天罡72地煞,大概純粹是小說《水滸傳》的創作。
《水滸傳》之前,民間就有《水泊梁山》、《俠義梁山》這樣的評話、長書(曲藝,不是書籍),似乎沒提到36天罡72地煞之類的,就便有提到,也八成沒涉及“排座次”。《水滸傳》之后,明清以來,有了評書《水泊梁山》。因題材“敏感”(涉及造反),一定程度影響了傳承,于是漸漸有了諸多版本,說法也就花里胡哨起來。
新中國成立后,在這個題材還不算“毒草”的年代里,《水泊梁山》評書是有的,也提到了“英雄排座次”,但沒提明顯具有“封建迷信”色彩和“宿命論”調調的天罡地煞。大概,提與不提,于故事也沒多大要緊,故而后來提了也沒事的歲月里,也未見添加。
所以,大概,36天罡72地煞總共108英雄排座次的“全版”,就還是在《水滸傳》里。
《水滸傳》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真實事件。但既是小說,就一定有“創作”的成分,不會完全按“真實”的來。事實上,追求“真實”也并不可能。但從今時可追溯到的有可能更接近“真實”的資料、信息看,小說的“創作”成分,恐怕是很可觀的。至少,在人物設置上,很“創作”——具有考據性質的資料上講的“宋江等三十余名首領”,變成了36天罡72地煞108英雄,相差了好幾倍。
假設“宋江等三十余名首領”的說法大體靠譜,那應該跟小說講的“天罡”人數仿佛。人數仿佛而已,未必就是小說里提到的那些人物。比如36天罡中的“天傷星”行者武松,就是虛構人物(武松的故事,可以在另外的話題里細講)。72地煞,估計,虛構的就更多。
武松的虛構,或許特有其因。“宋江等三十余名首領”變成36天罡72地煞108英雄這樣的虛構,就顯然帶有“湊數”、“附會”的色彩了。
“湊數”和“附會”,是我們民族的“老毛病”,這兒不多說,只稍稍提一下。
姑且就按小說的描述,承認36天罡72地煞108英雄的的“存在”。那么,他們的座次是怎么排的呢?
喜歡《水滸傳》故事的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也許會脫口而出:座次按武功高下排。然后補充:當然了,宋江是老大,吳用是軍師,可以例外。
這是非常“親民”的觀點,也是《水泊梁山》這類因為傳承者不怎么識字當然更談不上“寫作能力”而只能“口口相傳”的民間藝術津津樂道的。
但這種觀念,實在只是“萌萌噠”的簡單邏輯,完全經不住推敲,差不多一兩句問就“破”了——小旋風柴進座次很靠前,可其人的武功,稍稍推導就可知十分平常——被林沖一招打倒的洪教頭,是他的“槍棒教師”;即便他完全得了洪教頭真傳,頂破天,也就堪堪過得去林沖“一棒”。武功差距如此之大,座次卻只相差屈指可數的幾位而已。排在他后面的魯智深楊志等,論武功,恐怕都要強很多。也許,又有人說,柴進是貴族,出身高貴,也可以例外。那么入云龍公孫勝呢?可見得有什么特別的高貴和高強?不大看得出。可人家排老四!比林沖還靠前!!難道也是“例外”?“例外”到這個程度,還能構成“規則”么?
所以說,按武功高低排座次的說法,是靠不住的。
同樣,按“入伙”先后排座次的猜測,也不成立。玉麒麟盧俊義排第二,入伙卻晚得很。關勝呼延灼張清徐寧等人,入伙也早不到那兒去,也排到了很靠前的位置。
要想弄清楚座次的排法,首先要看明白排座次這個動作。
三個基本問題:一,為什么要排座次?二,誰排的座次?三,排座次指向怎樣的未來?
小說里講,很早期的時候,公孫勝就發出36天罡72地煞下界拯救天下的讖語;當梁山的首領聚集到107位時,吳用看中一來報信的敵方小吏,說要把這人留下,就剛好湊足108人。于是,吳用公孫勝設計,蕭讓金大堅炮制石碑,阮氏三雄布置神秘假象,再邀請李逵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現身說法地揭示出所謂“天意”,于是事成……
書中說的比較明白的,是三個基本問題中的“二”——座次是由吳用公孫勝“主設”排出的。當然,可能宋江等核心人物參與了意見,小說沒提,咱也不瞎猜。可以比較肯定地講,吳用、公孫勝,是排座次的“主腦”。
為什么要排座次?簡單說,就是要分出高低貴賤,繼而劃分出管理層次。
為什么要分高低貴賤、劃分管理層次?是為制度化地決定這個首領太多的集團的“政治秩序”。
決定“政治秩序”之后,就是三個基本問題的“三”了——這種秩序,將要指向的未來,是什么?
答案很簡單——小說里,宋江已經公開私下多次講過,就倆字兒——招安。
也就是說,面對首領太多、來路太雜的現實,瞄準“招安”的“政治愿景”,需要劃定或說制定盡可能相符合的“政治秩序”。
這么分析下來,排座次的“規則”,就不難厘清了。
(高俅與宋徽宗)
簡單說,排除個別特例,排座次,大體圍繞三個維度。
維度一,是否來自“體制”,以及之前在“體制”中的地位;來自“體制”的,座次靠前,之前在“體制”中地位越高,座次越靠前。
維度二,跟宋江的關系,或者還可擴展至跟吳用等“首腦”的關系;關系越近,座次越靠前。
維度三,對水泊梁山集團的締造、壯大或者對宋江的“成事”有“特殊貢獻”者。
盧俊義(名將兼大地主)、柴進(前朝皇室)、關勝(高級軍官兼關羽之后)、呼延灼(高級軍官兼開國元勛之后)、楊志(中級軍官兼本朝名門之后),另有索超、董平、秦明、徐寧、孫立等多人,均是原中高級軍官。
這些人,屬于“維度一”——入伙前地位都比較高,有些入伙甚至帶有“被迫”性質。他們普遍比來自草莽的那些,更有政治智慧,至少更明白怎樣去做“官”;也都普遍更想做官而不是落草為寇。亦即:“維度一”的人,更迫切地想要“回歸”體制。對于“招安”,更認同、更積極。把他們置于靠前的座次,就等于劃定出了“第一等級”。
“維度二”的典型人物有:李逵(宋江最喜歡的小跟班)、華榮(宋江的鐵哥們兒),宋江鄆城縣的同僚朱仝、雷橫,宋江刺配江州期間結交并倚重的戴宗、張橫、張順、李俊,等,還有宋江煞費苦心親自收伏的張清(沒羽箭),跟吳用一起智取生辰綱的劉唐、阮氏三雄……
這些人,無論出身、來歷,大都會更容易接受宋江吳用等人的領導,至少,不至于使出“反勁兒”;所以,把他們放在較為靠前的座次上,也可以算是給“招安”加了一道“保險”。某種意義上,“招安”后,他們,比起“維度一”,更會成為宋江吳用等人的政治資本。
相比起來,“維度三”帶有明顯的“獎勵”和“標榜”性質,代表人物只有三位:豹子頭林沖(火并王倫后水泊梁山早期的實際領導者)、花和尚魯智深(二龍山一下子拉來一大票人,其中包括武松楊志這樣的狠角色)、撲天雕李應(大地主,對山寨的“跨越式發展”有重大財務方面的貢獻)。另外,揚雄、石秀,因為直接引起“三打祝家莊”,而“三打祝家莊”的勝利,又為宋江“揚名立萬”提供了無可復制的機會,二人也就因而多少沾了點兒光。其他山寨的“締造者”和“老底子”,或本事低微,或沒有雄厚實力,且都沒啥重大貢獻,于是也就都沒能往前排。所以,可以認為,“維度三”的“象征”意義中,是含著“實力權衡”的考量的,苛責點兒講,只能算半個維度。
這三個或說“兩個半”維度以外,大把人就都是湊數的了。甚至,很多人在小說里都沒怎么表,只聊聊帶過。
(花榮)
當然,也有特例,但不多。比較典型的有兩位:一丈青扈三娘、行者武松。
扈三娘跟宋江關系好,但或許因為是女性,或許因為她認了宋江做義兄,還認了宋太公做義父,關系太近了,故而反而排到了后面。果真如此,實在是宋江作為“政客”的狡黠!
行者武松,雖曾跟宋江走得比較近,但宋江根子上其實并不怎么喜歡他;而且,宋江知道,他是反對“招安”的。他能排到前面,固然有宋江的“招納”之意,也不能說,宋江,甚至吳用,對其人,多少有些忌憚——水滸故事中,不計戰爭、劫法場這些“大場面”的殺伐,殺人最多的,就該是武松。108將的故事中明確講殺過女人的,只有宋江、石秀、武松三人。宋江“坐樓殺惜”是情急之下的“誤殺”,本來或許并無殺人動機;石秀殺潘巧云,固然是故意,但畢竟,潘巧云跟他沒啥直接關系;而武松不僅有計劃有步驟地從從容容殺了親嫂子、砍了頭,還在“血濺鴛鴦樓”一節中,殺死不止一位女性,其中包括他曾經認定的未婚妻!不管他多么有理、多么憤恨、多么被逼到死角,這么個殺法,都令人膽寒!想來,宋江吳用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不會一點兒擔心都沒有。
(扈三娘英姿颯爽)
經典之作,確有其精深獨到之處。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膾炙人口之外,把很多“道理”都融進了打架斗毆、血腥殺伐中;蘊藏之深厚,實在耐得反復思磨;手法之高妙,委實令人拍案叫絕!就這一個排座次,細想想,就是老大一篇“文章”。上面講的,恐怕只能算是不夠精到的皮毛而已。
關于《水滸傳》,還有很多耐琢磨的道道。看得稍細點兒,不難領悟。很多時候,這種領悟,比從刻板的教科書里和照本宣科的課堂上的收獲,要來得生動、深刻得多。
(吳用和宋江)
推薦:
嘉慶帝:有良心就說幾句正經話來
太史公筆下的丑女與美女: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
歡迎訪問搜索號《悅讀圈》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