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可羅雀是什么意思 門可羅雀的典故
門可羅雀是什么意思
“門可羅雀”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門”、“可”、“羅雀”三個字組成。在漢語中,這個詞匯的意思是“門前空空、無人問津”,意思是在某個場合或場所,沒有人會前來參觀或光顧,形容這個地方冷清落寞。
其實,這個形容詞短語還有一些其他的表述,比如“門庭冷落”、“門庭若市”等等。這些成語短語都是用來形容某個地方的景象或氛圍。其中,“門可羅雀”則是這些成語短語中最典型、最形象的表述之一。
門可羅雀的典故
關于“門可羅雀”的典故,中國歷史上有著不同的說法。其中一個最廣泛流傳的典故是:明朝著名文學家維格《呂洞賓新志異》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個人在一家店鋪外侯,等了一整天都沒有人來光顧,就感嘆道:“連雀都可以在門上羅著,誰還會來這里?”這個故事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后來就逐漸地形成了“門可羅雀”的成語短語。
當然,也有一些人并不相信這個典故,認為“門可羅雀”這個成語短語是由蘇軾在他的《送錢穆父師西歸辭》中創造的。蘇軾在這首詩里寫到了“淡云輕凝”,“翠竹侵堤”,在這個場景下形容了像“門可羅雀”這樣蕭條的地方。而這首詩在后來被人們當做《唐詩三百首》之一而廣泛流傳,也就成為了“門可羅雀”這個成語的來源之一。
門可羅雀的用法和含義
“門可羅雀”這個成語短語常用于形容某個地方或者某個場合特別冷清、蕭條的景象。比如,可以說某個商鋪營業時間長達八年,但連一只鳥都不曾進去過,形容這個商鋪十分冷清;也可以說公園門口冷落蕭條,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
除了采用“門可羅雀”來形容特別冷清落寞的景象之外,有時候也可以用“門庭冷落”、“門庭若市”等來形容。這些成語短語都是具有形象性、生動的表述方式,可以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令人記憶深刻。
總結
“門可羅雀”是漢語中非常典型、生動的成語短語之一。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者某個場合冷清落寞、無人問津的景象。目前,這個成語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深受大眾喜愛。在日常的交流中,如果會使用這個成語,有時候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