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下問的意思 不恥下問給我們的啟示
導讀不恥下問【出處】《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向地位、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而不認為是羞恥。比喻不怕降低身份,謙虛好學,虛心求教。【故事】孔子大家應該都熟悉不過了,他是古代的
不恥下問
【出處】
《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意思】
向地位、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而不認為是羞恥。比喻不怕降低身份,謙虛好學,虛心求教。
【故事】
孔子大家應該都熟悉不過了,他是古代的一個教育家,被人們稱為“圣人”。他為人學識淵博,但還是虛心地向別人學習請教。
有一次,孔子到太廟祭祖,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別人發問,旁邊的人看見了,忍不住說:“你不是圣人嗎?為什么還要問別人呢?”
孔子聽了謙虛地說:“不懂就問嘛,有什么不好呢?”
還有一次,一個弟子問孔子:“為什么孔圉死后被人們稱為“孔文”呢?”
孔子回說:“因為他不恥下問,還聰明好學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不懂的就要虛心去請教別人,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每天學習一個成語,通讀歷史文化故事。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劉夕”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