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網易免費郵箱 126郵箱官方免費登錄
網友“p****ok”的就餐體驗帖引發熱議
7月6日,“去餐廳吃飯盡量不要掃碼點餐”登上微博熱搜。熱搜下,網友們圍繞一條就餐體驗帖展開了熱議。
根據就餐體驗帖的描述,網友“p****ok”因為給了餐廳一個“某個菜有些糊”的評價,被店員先是私信要求刪除點評,后是要求改為四星評價。覺得過分的“p****ok”拒絕了對方的要求。于是店員就一直打電話。最后忍無可忍的“p****ok”和對象給店員回電稱,“我現在刪掉評論,我好奇你們怎么知道我電話號碼的?”對此,店員回答說,就是因為掃碼點餐留的電話號碼。
“呵呵,服了,大家以后能不掃碼就不掃碼吧。” “p****ok”最后說。
澎湃新聞試圖聯系網友“p****ok”,但始終未獲得有效回應。
就餐體驗帖經披露后,評論區下網友紛紛吐槽自己遭遇到的個人信息泄露情況。澎湃新聞梳理發現,網友們的吐槽主要針對兩方面,首先是掃碼點餐后,餐廳可以通過點餐時授權的手機號聯系到消費者本人;其次對餐廳評價之后,商家依然可以找到消費者要求刪評或更改評價。
“可是現在好多都是掃碼點餐,商家有時候忙不過來都讓掃碼點餐”“現在餐廳基本都覆蓋掃碼點餐,每次掃碼老要授權個人信息,煩死”“其實現在信息泄露很嚴重,不可能不線上點單的”……甚至有網友曝料稱,因為掃碼點餐被餐廳鬧烏龍追著要買單。
對此,部分聲稱做過餐飲的網友解釋稱,“我是做餐飲的,我們店里就是掃碼點餐,系統上都會看到授權的手機號”“我干過餐飲,掃碼之后第一步就是讓你授權電話號碼,如果你不想暴露可以點拒絕,讓店員拿紙質菜單點”“我以前當服務員的時候就通過這個找到過好幾桌沒結賬就走的客人”“餐飲兼職過,掃碼點餐確實能看到電話的,有的客人忘記結賬就需要打電話聯系,我們也會為了五星好評給客人送飲料,但做的不好吃還求人家改評價確實很......”
對此,專業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建議消費者堅持“非必要不提供”原則,拒絕提供和點餐服務無關的信息,不輕易公布自己的真實姓名、聯系方式等重要信息。
而在遭遇商家定制化推廣 、商業營銷短信時。如果消費者不想繼續接收此類信息時,要及時行使“撤回同意”權利,在App中使用撤回同意個性化推薦、商業營銷短信的功能,向商家明確表達不接受此類信息的意愿。
對于“對餐廳評價之后,商家依然可以找到消費者要求刪評或更改評價”,不少網友表示:“我買的團購券吃的海鮮餐,龍蝦都是不新鮮的,我給了差評。后面店家找到我要求刪除,我不愿意,后面給我全部退款處理了。也很不爽,我都匿名評價,還能打電話找到我”“曾經跟朋友們去一個密室,玩完覺得不值,我朋友給了差評,被店家又在app內私信,又+微信,又發短信,又打電話,好話壞話各種威脅,甚至報警要求她刪掉評價......身份證號恨不得人家都知道了”……
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相關亂象,回應網民關切,6月16日,上海市網信辦、市市場監管局共同啟動“亮劍浦江·消費領域個人信息權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專項行動為期半年,將聚焦餐飲店、停車掃碼、少兒學習培訓等八類重點消費領域,對個人信息領域的“過度采、強制要、誘導取、違規用”等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
專項行動將在上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官網(http://www.shjbzx.cn)開設舉報入口,也歡迎廣大消費者通過郵箱([email protected])或者撥打電話(12315、12345)據實提供線索。
作為此次專項行動的獨家媒體支持單位,澎湃新聞旗下澎湃質量觀投訴平臺(http://tousu.thepaper.cn)將開設入口,廣泛收集重點消費場景下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各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