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是什么意思 男人感慨惆悵什么意思
1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誤解:生活貧賤的夫妻,事事不稱心。
正解:這句詩出自元稹悼念亡妻韋叢的《遣悲懷》其二: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里的“此恨”指的是夫妻間的生離死別。詩人說,他明明知道這是人生在所難免的,但是對于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卻是更為悲哀的。
2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誤解:這是一首愛情詩,形容戀人間的矢志不渝。
正解:這句詩來自《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這是《詩經》中一首典型的戰爭詩,全詩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描寫征人出征的場景,后兩章則描寫戰士間的互相勉勵,同生共死。所以,這句詩實際上是歌頌戰友間情誼的詩句。
3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誤解:這首詩是描寫男女相思之情。
正解:這句詩來自唐代詩人王維的《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這首詩又作《江上贈李龜年》,是王維懷念友人李龜年而寫。據說后來李龜年流落江南,唱起這首詩,不禁潸然淚下。
紅豆產于南方,鮮紅渾圓。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因悲傷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它又被稱為“相思豆”。“相思”其實并不限于愛情,朋友、親人間其實亦可使用。
4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誤解:這句詩常被用來歌頌老師的無私奉獻。
正解:這句詩出自晚唐詩人李商隱的《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實際上是一首愛情詩。
“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與“念”的“思”諧音,形容戀人間的思念如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干”則書寫戀人間矢志不渝的誓言,如同蠟炬般,必要燃成灰燼,蠟油才能滴干。
5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誤解:“屋漏”指屋子漏了,雨水流了下來。
正解:這句詩出自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屋漏”在這里其實是一個名詞,根據《辭源》釋義,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處照射進來。“床頭屋漏”,泛指整個屋子。
6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誤解:“坐”指的是詩人停下馬車,坐下來休息看漫山楓葉。
正解: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里的“坐”其實并不是“坐下來”的意思,而是“因為”的意思。詩人其實是說: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
7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誤解:形容相愛男女不能在一起,有時又被用于分手。
正解:這句詩來自唐代詩人張籍的《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這首詩表面上是一首抒發男女情事的愛情詩,但實際上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以詩明志。
詩中的“君”指藩鎮李師道,“妾”是詩人自比。“明珠”則指的是李師道為了拉攏詩人,所給予的榮華富貴之類的東西。“恨不相逢未嫁時”,遺憾沒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其實便是詩人巧妙的拒絕。
8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誤解:將“臭”讀作“chòu”,理解為難聞的味道。
正解:這句詩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
群水從西下,極目高突兀。
詩中的臭,其實讀作“xiù”,指味道,具體到這首詩應指酒肉的香氣。這句詩真正的意思應當是:達官貴族的家中酒和肉發出誘人的香氣,而路邊還有凍死的骨頭。
9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誤解:將“船”理解為“船只”,以為李白抗拒天子的旨意,不肯上船。
正解:這句詩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在這首詩中,杜甫寫了當時的八位酒中豪客,其中“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專門寫詩仙李白。
據說,當時唐玄宗,想要召見李白,李白卻仍舊十分高傲的樣子。這里的“船”并非指船,而是指“衣襟”。據《康熙字典》里記載:“衣領曰船”,“或言衣襟為船”。“不上船”,指的是李白因醉酒而衣冠不整就跑來見駕,并不是抗旨不肯上船。
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誤解:將“床”理解為床榻,以為李白站在窗前抬頭仰望明月。
正解:這句詩出自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里的床,實際上應作“井欄”解。《辭海》里明確注釋,床是“井上圍欄”。李白此詩作于唐開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處”稱為故鄉。詩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邊上,舉頭遙望,頓生思鄉之情。
對這些詩句,你的理解都是正確的嗎?
在留言區告訴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