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是土豆嗎 馬鈴薯就是土豆嗎
土豆,也叫做馬鈴薯,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可以做成各種美食,但在16世紀,土豆卻被歐洲人稱為“惡魔植物” 。那么,這是怎么回事呢?
土豆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是印第安人最先開始種植的。約7000年前,土豆就已經成為了當地人的主食。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后,歐洲人陸續造訪南美洲,在16世紀中期將土豆帶回了歐洲。其實,紅薯、玉米的原產地也在美洲,后經過歐洲傳向了全世界。
當時的歐洲貴族不知道如何吃土豆,索性就直接吃葉子跟根,結果不少人因吃土豆出現身體不適,導致再也沒有人敢吃土豆了,只敢將它作為觀賞性植物或喂豬。
殊不知土豆的芽以及變綠的部分是不能吃的。土豆的塊莖無毒,但發芽后卻會產生一種叫茄堿的有毒物質。茄堿也叫龍葵堿,它能引起眩暈、嘔吐等中毒癥狀,其半數致死量約為400毫克。
另外,土豆那坑坑洼洼的丑陋外表也讓謠言四散,說吃了它就會得麻風病。而且土豆用塊莖而不是用種子繁殖,對于歐洲人來說,以塊莖繁殖的土豆是一種“異端”,因為《圣經》中記載了種子植物,而這種塊莖類型的植物卻并沒被寫進《圣經》中,所以土豆被當時的歐洲人貼上了“惡魔植物”的標簽。土豆在歐洲的推廣和普及也因此遇到了很大的阻礙。
不過再怎么嫌棄,終究還是被饑餓打敗了。由于連年戰爭,糧食經常欠收,被饑餓困擾著的歐洲人終于發現了土豆的價值。歐洲人發現土豆的塊莖是可以食用的,沒毒,味道也很不錯!并且土豆的產量非常高,即使在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土豆也能種植。于是土豆逐漸得到歐洲各國重視,開始推廣種植,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饑餓問題,促進了歐洲人口的增長。
土豆的普及不僅解決了歐洲人的饑餓問題,還深深地影響了歐洲人的飲食生活,甚至為后來的工業革命和工業化打下了基礎。土豆從美洲走向全世界,雖然是一種再常見不過的食物,但卻深深地撼動了人類的歷史。
土豆也隨著船隊,大約在17世紀中葉傳入了中國。在災荒時期,土豆挽救了無數的生命,逐漸成為了中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不少地區仍然將土豆叫做洋芋,不過土豆早已成為了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全球的土豆種植區主要集中在歐洲和亞洲,其中我國是世界上土豆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國家之一。
土豆由于富含多種營養元素,既可作為主食,也可作為蔬菜食用,吃法多樣,同時它也是許多食品的原材料,加工的廢料也能變成肥料和飼料。
盡管土豆最初被歐洲人稱為“惡魔植物”,但隨著人們對其了解的增加,人們開始認識到土豆的重要性和價值。現在,土豆已經成為了繼小麥、玉米、水稻之后的全球第四大主糧,再也沒有人認為土豆是“惡魔植物”了。
隨手點個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