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駐華大使館 日本駐華大使館網站
過去數十年里,一向喜好依仗霸權肆意妄為、胡作非為的美國,沒少在全球范圍內煽風點火、挑起地區局勢動蕩,基本上哪里有混亂,哪里就有美國的身影,即便是作為美國盟友的日韓德等國,也沒少因為美軍的駐扎而上演混亂。
例如,駐韓美軍當街毆打韓國民眾,事后揚長而去;駐日美軍深夜闖入民宅,被抓了個正著后卻稱自己“走錯了”;駐德美軍酗酒鬧事、當街毆打德國警察后還一副有恃無恐的姿態,引發民眾強烈不滿。
但由于美國與日韓德等國簽署的駐軍協議中規定,除非美軍犯下謀殺等重罪,駐兵國才有權進行審判,否則就要把人交給美軍,而這些違法亂紀的士兵,往往被口頭訓誡一番或關幾天禁閉便安然無恙,再加上日韓德等國政府敢怒不敢言或故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些美軍事后還會繼續尋釁滋事且愈發猖狂。
然而,相比美國士兵尋釁滋事,如今更讓日本民眾難以接受的,是駐日美軍基地頻繁在日本“放毒”。
近期,日本沖繩、東京多摩等地區的水體和土壤遭到了嚴重污染,有機氟化合物的含量嚴重超標,而此類物質不僅難以降解,會給環境造成長期污染,還可能會引發癌癥,而這些有毒物質的來源便是美軍基地。
對此,美軍基地也承認了有機氟化合物曾發生泄漏,但既沒有道歉和“善后”的意思,還一副理所應當的姿態,引發了日本民眾強烈不滿。
目前,日本沖繩縣一市民團體正在聯合國控告駐日美軍,還有日本導演將有關美軍“荼毒日本”的情況拍成紀錄片,以此揭露美軍的“虛偽嘴臉”,但即便如此,美國還是不為所動,日本政府也沒有絲毫要找美國算賬的意思,令輿論持續高漲。
更關鍵一點,美國本土也曾發生過美軍基地有毒物質泄漏、污染環境等問題,當時五角大樓在全境范圍內采取了調查行動。相比之下,美國如今對發生在日本的泄漏事故如此冷漠,無疑將“美式雙標”演繹地淋漓盡致,更凸顯了其對日本的“高高在上”姿態。
這還沒完,正當日本民眾向駐日美軍發出抨擊之際,美國本土又發生了一起令日本民眾倍感憤怒的事件。
19日,美國福克斯新聞報道稱,今年6月,現年62歲的日本駐波特蘭領事館總領事吉岡雄三在公園散步時,突然被一名美國女性公民襲擊,吉岡被推倒在地,頭部遭到重擊,等到美國警方趕到現場時,吉岡背部早已大量流血。
目前,襲擊者已被逮捕,是一名23歲的無家可歸者,名叫羅賓遜,并被指控犯有以重罪論處的“偏見罪”。在法庭上,她還表示自己就是“故意的”,而她與吉岡平日里也沒有交集。
值得注意的是,羅賓遜并非第一次襲擊他人,就在去年8月,她便因毆打一名76歲亞裔老人而被逮捕。
由此來看,吉岡這次在美國被毆打,不僅凸顯了美國內部日益尖銳的種族歧視問題,更反映了美國自詡“人權衛士”下的虛偽嘴臉。
此外,對于日本高級外交官被毆打一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再次失聲,再加上行兇者被指控的是“偏見罪”,與吉岡的傷情存在較大出入,又一次引發了日本民眾強烈不滿,指責岸田政府連替自己人“討回公道”的勇氣都沒有。
對此,且談3點粗淺看法吧。
1,與以往一樣,日本政府對美國的一再縱容,敢怒不敢言,正在成為美國進一步向日本施壓的底氣來源。
尤其是,發生在日本內部的駐日美軍基地“放毒”事件還沒個說法,日本高級外交官又在美國被打,這在極大程度上激起了民眾不滿,若岸田政府無法就這些事件向美國討個說法,洶涌的民意很可能會再次席卷而來,引發更大混亂,并危及岸田的首相職位。
別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目前岸田的支持率已一降再降了。
2,美日關系中的“不平等”情況,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日本在安保、外交等領域對美國的依賴,再加上岸田政府的“親美”屬性,令其很難對美國說不,更別提要求美國賠禮道歉了。
不過,對于處心積慮尋求“軍事松綁”與實現“崛起夢”的日本來說,如今對美國的霸權行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背后,顯然也是想借助美國及其盟友之手,攪亂地區局勢,而后趁亂崛起。
因此,日本如今越是對美國言聽計從,其背后的野心便愈發凸顯。對于這樣一個日本,各方得提高警惕了。
3,種種跡象表明,當今世界的主題早已不是沖突和對抗,而是互利共贏、攜手發展,日本與美英等國為伍,不斷推動軍事化進程,已經引發了民眾強烈不滿,更別提日本冒天下之大不韙、執意向大海排放核污水,更是與民心相背離,并招致各方抨擊與反對。
若日本能將這些為非作歹的精力放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日本內部豈會動蕩不斷?
總之,多行不義必自斃,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究竟何去何從,日本確實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