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亞 斯洛文尼亞疫情
布萊德湖景色
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簡稱斯洛文尼亞,意思就是“斯拉夫人的國家”,位于中歐南部,比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國土面積為2萬多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205萬人,人口相當于北京的海淀區。是歐盟成員國,也是北約成員國。首都盧布爾雅那,也是該國最大的城市。
斯洛文尼亞城市風光
二戰期間,斯洛文尼亞被意大利和德國瓜分了,二戰后又成為前南斯拉夫聯盟的加盟國。1991年宣布脫離現在已經不存在的南斯拉夫,成為獨立主權國家。
斯諾文尼亞地圖
斯洛文尼亞位于整個歐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在歐洲任何地方駕車,均可在1-2日內抵達斯洛文尼亞。斯洛文尼亞西有意大利,東南有克羅地亞,東北有匈牙利,北有奧地利,被稱為夾在這幾個國家的一塊“三明治”。
普利雅瑪城堡
斯洛文尼亞主要信奉羅馬天主教,斯洛文尼亞幾乎所有村莊或山丘都修建教堂,總共有3000多座教堂和修道院。
官方語言為斯洛文尼亞語,是世界上官方語言人口說得最少的國家之一,屬于絕對的小語種。 所以國民外語水平非常高,絕大多數人會說英語和德語。
前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
特朗普的現任妻子梅拉尼婭就是出生在斯洛文尼亞的一個小鄉村。斯洛文尼亞也是出美女的地方,有很多白皮膚五官精致立體的歐洲美女。
斯洛文尼亞葡萄園心形路
斯洛文尼亞景色很優美, 到處是田園風光。森林覆蓋率66%,位列歐洲第三,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國內有5593平方公里的草場,363平方公里的果園,以及216平方公里的葡萄園。
葡萄園小徑上騎行
斯洛文尼亞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樹, 樹齡已經超過400年了, 而且現在每年還都結葡萄。 斯諾文尼亞有大片的葡萄園,當地人對葡萄酒情有獨鐘,葡萄酒是當地的國酒。
商店里的葡萄酒
葡萄酒很便宜,平均5歐到10歐不等。 無酒不歡,斯洛文尼人非常能喝酒,是酗酒致死率最高的國家, 10萬人就有13人死于酗酒,比我們熟知的戰斗民族俄羅斯還高。
斯諾文尼亞湖邊
斯洛文尼亞自然資源比較匱乏,但其制造業是該國的優勢產業,主要產業有汽車產品制造業、金屬加工業、化學與醫藥制造業、能源生產業、電氣電子和電信產品及服務業、旅游業。
斯洛文尼亞汽車產品主要是給整車廠配套,奧迪、寶馬、大眾、豐田、雷諾、標致、菲亞特、雪鐵龍等汽車廠配套。
斯諾文尼亞著名的三重橋
斯洛文尼亞的經濟主要是依靠對外貿易,主要貿易伙伴是歐盟成員國,最主要的貿易伙伴是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克羅地亞和瑞士。
2021年1-10月份,中國與斯洛文尼亞進出口貿易總額為46.69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41.46億美元,中國進口5.23億美元。這也是彈丸小國斯洛文尼亞敢挑釁中國的理由,為了討好美國而不惜挑釁一個中國的原則。
斯洛文尼亞城市風光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就拿汽車來說,中國已經連續13年保持全球汽車銷售第一, 任何汽車制造商都不能忽視的市場。 這是斯洛文尼亞自己作死,只要不讓帶有斯洛文尼亞汽車零部件的整車進口中國,斯洛文尼亞就得自釀苦果。
鄉村小教堂
斯洛文尼亞境內景色優美,有阿爾卑斯山脈,有蔚藍的地中海和具有喀斯特地貌的群山,森林覆蓋率達66%。如此小的國土卻有多樣性的地理地貌,也被稱為“南歐小瑞士”。
布萊德湖島上鳥瞰圖
斯洛文尼亞最著名的景點就是布萊德湖,湖中間有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堡和教堂,蔚藍的湖水環繞著小島,島上高聳的教堂, 背景是綿延不絕的阿爾卑斯山脈, 是斯洛文尼亞最美的景色。
愛情臺階
島上圣母升天教堂是斯洛文尼亞人的結婚圣地,教堂有99層臺階,這個臺階被稱為愛情臺階, 當地習俗,新郎要接受考驗, 抱著新娘爬完整個99層臺階, 代表著婚姻完美幸福。
斯洛文尼亞城堡
斯洛文尼亞有數百座城堡,很多城堡有久遠的歷史, 城堡已經跟周圍的景色融為一體,每一座城堡都有美麗的故事和傳說,也是斯洛文尼亞歷史的見證。
斯洛文尼亞環境保護得不錯, 境內甚至有500至700只棕熊。
斯洛文尼亞人喜歡戶外登山
斯洛文尼亞人喜歡戶外運動, 特別喜歡登山, 登山運動是斯洛文尼亞人第一大運動,總統每年都給最優秀的登山運動員頒發獎章。很多戶外的路線都非常成熟, 登山設施非常齊全,甚至在山上特意建有登山休息的房屋。
斯洛文尼亞人獲得終身冰鎬獎
斯洛文尼亞人多次獲得過冰鎬獎,登山界最高大獎, 相當于奧斯卡獎。
山地自行車
斯洛文尼亞人也喜歡山地自行車。
斯洛文尼亞人喜歡高山滑雪
斯洛文尼亞是世界跳臺滑雪的發源地,每年跳臺滑雪世界杯決賽都在斯洛文尼亞的普蘭尼卡舉行, 在跳臺滑雪項目上斯洛文尼亞有很強的實力,是北京冬奧會獎牌的有力爭奪者。
斯洛文尼亞是發達國家, 人均GDP2.52萬美元,人均平均稅前工資折合成人民幣為12620元。在發達國家里該國的物價不高, 牛肉40元人民幣一斤,豬肉30元人民幣一斤 。
看完覺得有收獲,記得順手點個贊喲。你小小的點贊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
老土專注非洲和世界熱點,講述非洲和世界的事情。如果喜歡老土的故事,請點右上角“關注”。
照片來源于網絡, 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