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飛行“新規”:經營活動需“上牌”
針對飛行計劃申報,廣東省公安廳表示“近期會有相關發布”
昨天,中國民航局官方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了使用無人機經營性飛行需要在線申報經營許可。
這一定程度扼制了“個體”無人機飛手“黑飛”現象,但業內人士對此則有不同看法。“通航飛行的經營許可都已經逐步在取消了,這個無人機再批經營許可的意義有待商榷。”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以下簡稱:中國AOPA)秘書長柯玉寶如是告訴南都記者。
而飛手們則更關注申報飛行計劃的問題,飛手阿沙告訴南都記者:“經營許可沒問題,基本專業工作室都符合法人條件,現在是飛行計劃很難批,各個部門都在踢皮球。”
飛手阿沙告訴南都記者:“經營許可沒問題,基本專業工作室都符合法人條件,現在是飛行計劃很難批,各個部門都在踢皮球。”
經營活動應為企業
按照《意見稿》規定,從事無人機經營活動需要滿足“法人單位,不少于兩臺實名登記的無人機,必須投保地面第三方責任險。”
“這是征求意見稿,現階段主要是建言獻策。”大疆相關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大疆是生產企業與意見稿要求的企業不同,“大疆兩家子公司,做培訓的慧飛UTC與做航拍的大疆傳媒等正式文件頒布會嚴格執行國家制度進行申報。”
“這個新規只是強調經營行為的一個牌照。”柯玉寶認為這個經營許可沒有太大必要。“通航飛行的經營許可都已經逐步在取消了。”
文件中還提及“行業協會必須在提交申報材料15天內做出是否準予許可的決定。”但柯玉寶說,這個經營許可并不需要協會的參與,主要是航空運輸司在審批。
另外意見稿表示,“從事非植保無人機的空機重量是0-4000g,超過這個重量暫不允許經營性活動。”據此,大疆的精靈及悟系列均可以申報,但專業級八軸無人機S1000反而不能參與經營。
飛行計劃申報受關注
“其實這些規定對于職業航拍飛手都不難,大部分工作室都符合法人要求。”阿沙告訴南都記者,第三方責任險也不貴,一般是3000-5000元/年,一般都會買。“關鍵還是申報飛行計劃問題,有沒有經營許可都同樣難以申報飛行計劃。”
6月底,廣東省公安廳就發布《關于加強無人機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要求8月1日之后所有無人機在內的“低慢小”航空器飛行都必須提前申報,否則面臨最嚴重刑事處罰。
南都記者就此事咨詢廣東省公安廳關于無人機飛行計劃的申報流程,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會發布相關規定”。
由于目前還沒有細則出臺,阿沙也試圖尋求有關部門的幫助:地方派出所表示沒有相關的審批業務,叫他找空管;空管屬于民航總局的下屬部門,但是它又推給了民航總局另一個部門中南管理局。
阿沙把資料遞上去5分鐘后就收到回復:“這里(中南管理局)不審批沒有通航能力(載人)的申報”,又把他推給了空軍作戰部門,空軍方面則以“所有民營企業不予批準”一口回絕。
“這樣下去要么黑飛,要么轉行。”阿沙表示不解,官方要求正規化,飛手也愿意配合,“但希望指出一條明路!”
要求申報飛行計劃沒有明確的申報流程讓職業無人機飛手苦惱不已,只能繼續歇業。另外尷尬的是,南都記者昨日點擊《意見稿》中提及的申報網站卻打不開申請網頁。
采寫:南都記者蔡輝 實習生梁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