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等于什么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的質量都非常小,而且昨天我們已經提到了每一種原子的質量仍然存在差異,也就是說每種原子的質量不一樣。
這么小的數字,書寫,計算都很不方便,為此,國際上統一采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計算原子的質量。
那么計算標準是什么呢?
它是以碳12原子的實際質量的十二分之一作為標準,用其它原子的實際質量去除以標準,得到的結果就是:相對原子質量。
解釋一下碳12原子就是:6個質子和6個中子。國際標準是化學家們設定的公式,每個國家的化學都按這個標準計算。就像現在我們國家出口歐盟標準一樣。如果你也碳13過我氧16作為標準話,那么很多數據都要改變,不便于國際交流。所以標準設定在哪里,我們就按照這個計算公式計算就可以了。
計算公式: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實際質量÷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
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作為分母,其它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作為分子。
計算的結果就是:數字好記多了,很方便了。
相對原子質量它和原子質量相差兩個字但是表示的卻不一樣:原子質量是原子的真實質量它有單位,而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值,它有單位是1只是省略不寫。
相對原子質量數值全部采用四舍五入法取:整數,只有氯原子除外35.5有小數。這里就是一個考點:相對原子質量都是整數,這個說法就是錯誤的。
有同學可能要問了,我不可能我每次都要去計算啊?有什么方法嗎?
方法是這樣的:原子的質量包含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三部分,但是同學們可能不知道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核外電子的質量微呼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原子的質量是由原子核決定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所以整個原子的質量是由:質子和中子決定。
還記得昨天的表格嗎?要求大家背誦和識記的,但是你可能不那么會識記。現在當你知道原子的質量是由:質子和中子決定的時候,這個表中的數字就很好記了。
氫原子:1個質子和0個中子,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0=1
碳原子:6個質子和6個中子,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6=12
氧原子:8個質子和8個中子,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8+8=16
鈉原子:11個質子和12個中子,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1+12=23
鎂原子:12個質子和12個中子,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12=24
鋁原子:13個質子和14個中子,鋁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3+14=27
硅原子:14個質子和14個中子。硅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4+14=28
硫原子:16個質子和16個中子,硫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6+16=32
氯原子:17個質子和18個中子,四舍五入就是它相對原子質量特殊有小數:35.5
鉀原子:19個質子和20個中子,鉀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9+20=39
鈣原子:20個質子和20個中子,鈣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20+20=40
其它原子采用同樣的方法: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質子數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的序數,只要我們知道中子數就可以采用:加法算出相對原子質量。一些不常見的原子,在考試的時候它會告訴你中子數的。以后我會針對考題給同學們講解的。
圖中的:192.2就是77號元素銥的相對原子質量,四舍五入就是:192;13號鋁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26.98,四舍五入就是:27。鈉22.99四舍五入就是:23等等。你會看了吧?表格中那么多數據同學只需要去背常見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背誦的時候注意四舍五入,采用質子數加中子數相加來背。
最后總結一下吧,計算相對原子質量的公式同學們要記住了,誰作為分母,誰作為分子。相對原子質量數值比采用千克作為標準所得的實際原子質量數值更加簡約,更便于比較和運算。
背誦相對原子質量:近似采用質子數加中子數讓記憶變得更加簡單。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值,有單位是1省略不寫。
今天的知識你學會了嗎?可以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