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是什么意思 display是什么牌子
顯示器(display)通常也被稱為監視器。顯示器是屬于電腦的I/O設備,即輸入輸出設備。它是一種將一定的電子文件通過特定的傳輸設備顯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顯示工具
一、屏幕長寬比例
傳統的顯示器長寬比都是16:9,目前90%的電視,手機,電腦顯示器都是采用的16:9的長寬比,這幾年隨著手機“全面屏”的普及,大家開始不局限于16:9的顯示比例了,iPhone X使用了19.5:9的比例,三星S9使用了18.5:9的比例,小米MIX2使用了18:9的比例,努比亞Z17s使用了17:9的比例。
現在主要由 21:9和16:9 這兩種比例
21:9 的顯示器相對于16:9寬了很多,這樣視野也就會多很多。
二、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單位長度內包含的像素點的數量,它的單位通常為像素/英寸(ppi),如72ppi表示每英寸包含72個像素點。分辨率決定了位圖細節的精細程度,通常情況下,分辨率越高,包含的像素越多,圖像也就越清晰
目前有1k 2k 4k如下分辨率:
1k說的是1080P,長1920,寬1080(1920x1080)
2k說的是1440P,長2560,寬1440(2560x1440)
4k說的是2160P,長3840,寬2160(3840x2160)
色域 Color Space
光是一種波,我們的眼睛就是接受這種波的工具,而我們的眼睛只能接受某一段波長的光,人眼識別光線的波長范圍在320nm-760nm之間,超過760nm的光線人眼就無法見到,比如紅外光等。因此,我們將人眼可見的全部光繪制成一幅畫,這幅畫就是我們稱之為的“色域馬蹄圖”,這幅圖片包含了我們人類肉眼可見的全部顏色,而顯示器色域表達的就是這個顯示器所能顯示的色彩范圍,通常由 紅 (R)綠(G)藍(B)三基色組成的三角區域來表示
一臺顯示器的色域越廣,色彩越艷麗,色彩還原度越高。
目前分三種標準 sRGB NTSC AdobeRGB
>>>>sRGB
是由美國惠普與微軟在1997 年聯合發布的色域標準
>>>NTSC
是由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定制的彩色電視廣播標準
>>>>AdobeRGB
由圖像軟件生產公司Adobe 公司制定的
顯示范圍如下
顯示范圍:
sRGB < NTSC < AdobeRGB
100% sRGB 大概相當于72%NTSC,而NTS 略小于 AdobeRGB,而顯示內容不一樣。
廣色域
嚴格按照行業標準 達到 92%NTSC 才能稱為專業級廣色域顯示器,而實際中約定是達到80%的NTSC 就可以稱為廣色域了
72%NTSC也成為行業衡量色彩表現好壞的分界線。
圖形圖像專業要求:色域夠廣、色彩夠準。(所見所得)
這個時候不僅要看色域還得看AE色彩偏離度,以及是否具有校色功能等等
刷新率
你在顯示器上所看到的動畫實際上是由無數靜態圖像連續播放而成,而刷新率就是指屏幕每秒能刷刷新多少次,比如目前90%+的手機電視電腦顯示器基本都是60HZ也就是說一秒鐘最多屏幕閃過60張畫面,而144HZ顯示器就可以一秒顯示144張畫面。刷新率高,就意味著你的畫面會更絲滑
刷新率高其實對于流暢度影響沒有想象的那么大,高刷新率最大的影響是操作,這里舉個例子,你正在玩LOL,第一幅畫面刷新結束的瞬間按下W,由于電腦需要運算,那么這個W需要到下一張畫面才能顯示出來,而60HZ的顯示器需要0.016秒,也就是說你按下了W,過了0.016秒才能反饋到屏幕上,而144顯示只需要0.0069秒就能將W反饋到屏幕上
響應時間與拖影
屏幕是由無數個小點點組成的,每個小點點顯示各自的顏色,拼出來了一副你所看見的畫面,但是,小點點從顏色1變成顏色2是需要時間的,這個時間我們稱之為灰階響應時間。灰階響應時間太長就會導致上一幀畫面還沒完全消失,下一幀的畫面已經開始顯示了,于是在這一瞬間內,你的屏幕上出現兩張畫面,一張是上一張畫面的殘影,另一張是你當前的畫面。這種殘影現象我們稱之為顯示器拖影。
一般來說,響應時間低于10ms你的眼睛就很難察覺到可見拖影了,絕大多數優秀的顯示器拖影都在4-6ms。tn面板雖然色彩泛白,但是非常容易做出1ms的響應時間
顯示面板
面板
目前最好的面板是OLED,主流面板類型是:追求色彩的 IPS /PLS,追求電競的TN,響應時間長但是對比度高的VA
TN由于響應時間非常短,都是1MS,而且成本低,所以大量用于低端144上,你看見的絕大多數低于2000的144顯示器都是TN,但是TN的致命缺陷是色彩很差,而且可視角度很窄,哪怕色域很高,稍微偏一點頭就被蒙了一層灰色濾鏡,導致雖然很多TN有高色域.
TN面板
TN由于響應時間非常短,都是1MS,而且成本低,所以大量用于低端144上,你看見的絕大多數低于2000的144顯示器都是TN,但是TN的致命缺陷是色彩很差,而且可視角度很窄,哪怕色域很高,稍微偏一點頭就被蒙了一層灰色濾鏡,導致雖然很多TN有高色域.
IPS面板
IPS是目前最流行的面板,色彩很不錯,可視角度也廣,所以大量流行于目前以色彩為主的顯示器當中,但是IPS的面板價格比較高,稍微好一點的IPS起步價24寸1080P分辨率都是1200,而且IPS由于面板本身昂貴,那么把他做成高刷新率就更昂貴了,這就導致了IPS的144顯示器都在3500以上的價位。目前來說,日常家用主推IPS面板,色彩好,可視角度廣,唯一的劣勢就是高刷新率的IPS太貴。響應時間大多數IPS都可以控制在10MS內。
VA面板
VA面板是目前中端高刷新率顯示器主要配備的,VA的優勢是漏光少,而且對比度高,也就是VA面板的靜態色彩是要比IPS好的,但是由于VA的響應時間過長,大多數都是10MS之上的,所以導致很有可能導致拖影現象,所以VA的動態圖像是不如IPS的,不過目前三星的算法還算不錯,通過算法可以比較有效的控制拖影,但是畢竟物理性質在那,你肯定不如IPS和TN優秀。好在VA的價格比較低,很多144顯示器使用VA面板后,也就是維持在2500的價位,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TN的泛白色彩,而相對于IPS的高刷新率也能控制成本,所以在預算不足的時候,還想體驗色彩不錯的144顯示器,還是優先選擇VA吧。
PLS面板
PLS和IPS技術原理很相似,IPS是LG公司的,而PLS是三星折騰出來的和IPS很像的面板,三星為了避開專利費換了個名字,實際上和IPS很接近,而PLS的價格卻比IPS低很多,所以這個面板未來可能會成為主流,就參數而言,目前的PLS稍微差于IPS,但是差距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