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越戰爭 援越抗美犧牲了多少人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賬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鮮為人知的援越抗美
——紀念鐵道兵援越抗美55周年
作者:鐵道兵戰友網觀察評論員 王林山
同志們、朋友們,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序列中,你真正了解鐵道兵這樣一支已經消失多年的部隊嗎?可能未必吧!
人們初交,乍一看到你身上貼有鐵道兵的“標簽”時,總會脫口而出:“啊,鐵道兵,鉆山溝,打山洞,架橋梁,修鐵路,辛苦啊!”可能這樣的場景并不少見。
在人們的眼中,大多認為鐵道兵與工程兵、基建工程兵一樣,都是出力干活的部隊。這話也對,但不夠全面。鐵道兵的確是一支工程部隊。在祖國的四面八方,橫貫東西、穿越南北的52條、12590公里的鐵路干支線和北京地鐵工程,都曾灑有鐵道兵的汗水,創造了我國鐵路建設史上的輝煌。殊不知,當年解放大東北、朝鮮戰場“反絞殺”戰、六十年代對印反擊戰、援越抗美和七十年代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等,都曾飄揚過鐵道兵的獵獵戰旗,留下了血染的風采。
1964年8月,美國政府尋找借口,悍然發動了對越南北方的侵略戰爭,越南形勢開始緊張起來。應越南政府的請求,1965年至1973年,中國政府派出人員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戰爭。
鐵道兵奉命與其他部隊一起,共同組成了援越工程部隊第1支隊和第6支隊(分別稱“中國志愿工程隊”,后稱“中國后勤部隊第1支隊”和“中國交通部修路工程隊”,后稱“中國后勤部隊第6支隊”),第1支隊下轄鐵1師2團,2師6、7、9、10團,13師63團,高炮第628團和鐵路勘測設計隊。該支隊于1965年6月23日開始,分批從廣西憑祥友誼關入越。第6支隊下轄鐵12師58團,13師61、62、64團,工程兵第314、315團,云南省民工第40大隊,高炮第630團,138野戰醫院,舟橋中隊,兵站和儲備庫等。該支隊于1965年9月25日開始陸續從云南河口入越。
援越抗美是我軍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鐵道兵史上光輝的篇章。
對于這場近乎神秘、鐵道兵參加長達5年(1973年全部回國)的援越抗美作戰,由于保密和歷史的原因,了解的人們并不太多。當時的高級指揮員和重要知情人,不少已相繼離世。在當時的報道中并未公開過,在后來的軍事題材影視作品中也罕見其鏡頭。甚至在館藏的兵史、軍史檔案中,也少有詳實的記載和完整的資料,常見于多種版本。
人生漫漫,歲月匆匆。轉眼之間,從1984年1月1日鐵道兵正式落旗退列之后,又過了36年,已經超過了她35歲的“兵齡”。
時間會沖淡人們的記憶,歷史也會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過往 。
在近期鐵道兵戰友網組織開展的“紀念援越抗美55周年”專題活動之際,讓我們靜聽這些越戰老兵們講述他們親歷的那些感人故事,目睹他們用記憶拼接起來的戰斗畫面,真實還原當時的戰爭場景。借此告慰那些長眠于異國他鄉的英烈和故去的戰友。
故事即將開始,精彩都在后邊。敬請關注……
編輯:女兵檻外人魯一兵
校對:舒湘華 2020.5.23.
來源:新華號 新華鐵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