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氟桂利嗪膠囊的功效與作用 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治療耳鳴
(圖 | vx公共圖片庫)
癲癇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部疾患,其發病機制尚未獲得突破性進展,治療以藥物為主。經過正確的診斷、分型以及恰當使用一線抗癲癇藥物約60%-80%患者發作可得到控制。但仍有約20%-30%的患者即使經過多種抗癲癇藥(AEDs)的正規治療,癲癇發作仍難以有效控制,成為難治性癲癇。對于難治性癲癇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氟桂利嗪是一種對鈣離子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劑,也是目前研究顯示能夠唯一穿過血腦屏障的鈣通道阻滯劑。其通過阻斷鈣離子內流來降低癲癇病灶神經元細胞內鈣離子超載情況,進而減少癇性放電。
同時,氟桂利嗪具有擴張腦部血管作用,可有效改善腦組織微循環狀態,降低癲癇發病時神經元缺血、缺氧損傷。此外,該藥物可部分逆轉星形膠質細胞中癲癇藥物誘導的人MDR1(多藥耐藥基因1)表達,同時還可以減少臨床發病次數,且小劑量氟桂利嗪不良反應輕微和患者耐受性良好。因此,臨床上多使用氟桂利嗪對癲癇患者進行輔助治療。研究顯示,在應用抗癲癇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氟桂利嗪可以提高抗癲癇效果。
本期節選各文獻中應用鹽酸氟桂利嗪輔助治療難治性癲癇的療效情況報告,僅供醫學參考。
一、鹽酸氟桂利嗪輔助治療難治性癲癇的臨床療效觀察
☉ 病例資料:選擇安徽省阜陽市第三人民醫院診斷為難治性癲癇患者90 例,其中男43例,女47例;年齡21-67歲,平均37.5 歲,病程24-39個月。
☉ 治療方法:依據隨機、雙盲對照將90例難治性癲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
對照組給予傳統抗癲癇藥物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鹽酸氟桂利嗪(FNZ),每晚服用10mg,連續服用3個月。
治療3個月后,進行兩組療效比較。
☉ 治療數據:
☉ 治療結果:
◆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5.3%高于對照組的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 觀察組在3個月療程結束后發作頻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 觀察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結論:鹽酸氟桂利嗪作為難治性癲癇的添加治療有效且安全性好。
二、氟桂利嗪劑量遞增法治療難治性癲癇部分性發作的療效觀察
☉ 病例資料:對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的43例難治性部分性發作癲癇患者(男25例,女18例,年齡8~56歲)進行氟桂利嗪添加治療的開放性自身對照研究原服用的抗癲癇藥種類和劑量不變。
☉ 治療方法:氟桂利嗪劑量遞增給藥方法為:8~12歲兒童第1周口服5mg/d,以后每周增加5mg/d;成人第1周口服10mg/d,以后每周增加10mg/d;至第4周時兒童以20mg/d、成人以40mg/d維持量給藥分2次口服,連續觀察半年。
☉ 治療數據:
☉ 治療結果:
◆ 治療后總有效率為63%,其中單純部分性發作(SPS)有效率為75%,復雜部分性發作(CPS)為62%,繼發性全身性發作(SGS)為56%。
◆ 同添加治療前比較總的發作頻率減少69%,其中SPS為73%,CPS為66%,SGS為57%。腦電圖呈中度或重度異常的患者比例由76%下降到47%。
◆ 治療前后的心電圖及肝、腎、血、尿等化驗檢查均無明顯變化。
◆ 16例患者出現輕度副反應但未影響治療。
結論:
1、氟桂利嗪作為添加劑用劑量遞增法治療難治性癲癇部分性發作,療效確切安全性較高。
2、添加氟桂利嗪后,各種癲癇的發作頻率明顯減少。
總結
1、鹽酸氟桂利嗪作為難治性癲癇的添加治療有效且安全性好。
2、氟桂利嗪作為添加劑用劑量遞增法治療難治性癲癇部分性發作,療效確切安全性較高。
3、添加氟桂利嗪后,各種癲癇的發作頻率明顯減少。
▲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使用
參考文獻:
[1]王世偉.氟桂利嗪治療難治性小兒癲癇的臨床效果及其對多藥耐藥基因(MDR1)-mRNA表達的影響[J].臨床醫藥,2019,14(8):52-54.
[2]夏文姐.鹽酸氟桂利嗪輔助治療難治性癲癇的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3,19(6):858-861.
[3]馬仁飛,周本秀,楊毅,趙江明,薜迎紅,施勤,劉會林.氟桂利嗪劑量遞增法治療難治性癲癇部分性發作的療效觀察[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1,34(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