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吃什么藥 尿酸最怕三個菜
高尿酸血癥是一種嘌呤代謝異常所導致的疾病,臨床表現為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雖然高尿酸血癥本身并不會有太多臨床癥狀,但它卻是痛風、結石、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種疾病的危險誘因,因此發現高尿酸血癥后必須及時進行糾正,從而可以有效保護身體健康,維持心、肝、腎、關節等多個器官的正常功能,今天給大家介紹3類降尿酸的常用藥物。
40多歲的張先生是一個商人,平時應酬很多,所以年紀輕輕就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等多種代謝異常疾病,但一直沒有進行詳細的檢查。
最近一次吃了海鮮后,張先生晚上突發痛風,右側大腳趾又紅又腫,痛得鉆心,連忙讓家人送到醫院,經檢查張先生的血尿酸高達525umol/L,被診斷為痛風,高尿酸血癥,并被收治入院。在醫生給予他止痛、消炎、降尿酸等對癥治療后,張先生的癥狀很快緩解,醫生囑咐他注意飲食,多飲水多排尿,同時給他開了別嘌醇片,囑咐他服用1-3個月后復查尿酸,張先生很疑惑,說自己痛風不是好了嗎?為什么還要吃別嘌醇呢?醫生解釋道痛風的根本原因是血尿酸濃度升高,雖然張先生痛風已好,但體內尿酸代謝依然沒有回歸正常,依然存在高尿酸血癥,如果不治療隨時會再次誘發痛風,所以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張先生按照醫生的醫囑規范服藥后,體內的高尿酸血癥得到了明顯控制。
高尿酸血癥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導致體內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代謝性疾病,其主要的診斷標準為血液中的尿酸濃度超過正常值。臨床研究發現雖然現代社會中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在逐漸增多,但其中70%以上的患者屬于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即僅表現為尿酸增高,但沒有痛風、結石、關節炎等表現,并且臨床癥狀也不明顯,這導致許多人忽視了高尿酸血癥的潛在威脅,其實高尿酸血癥不僅僅會導致痛風、結石,對于腦、心、腎等多個臟器功能都有著巨大的危害,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針對高尿酸血癥進行積極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尿酸血癥的發病機制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主要產物,而嘌呤其實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是組成人體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和細胞質中RNA(核糖核酸)的關鍵,人體細胞每天都要經過不斷的衰亡和新生,因此人體內部的嘌呤會被不斷的被氧化分解,并且在肝臟被氧化為最終的代謝產物——尿酸。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2/3的尿酸會通過腎臟的濾過作用經尿液排出體外,剩下的1/3則通過汗液或者糞便的方式排出,根據統計人體每天要生成和排除600mg的尿酸,從而可以維持體內尿酸水平不至于升高,但如果產生尿酸過多或者尿酸排泄機制障礙就會導致體內尿酸過多,進而引發高尿酸血癥。
導致人體尿酸生成過多的原因包括短時間內攝入過多高嘌呤飲食、白血病、放化療、先天性遺傳基因缺乏等,這些外源性或者內源性的因素都會導致體內嘌呤含量異常增高,進而導致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尿酸,超過人體可以代謝的能力,導致血尿酸水平異常增高。
導致人體尿酸排泄障礙的因素包括腎功能異常、藥物影響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腎臟對于尿酸的排泄功能出現異常,尿酸排泄少于尿酸生成,導致血尿酸緩慢升高。
二、只是尿酸偏高,但沒有痛風,需要治療嗎?
臨床上許多患者是在進行體檢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尿酸水平偏高的,但自己并沒有太多的臨床表現,臨床上將這種情況稱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既然沒有癥狀,是不是就不用治療呢?答案是發現高尿酸血癥必須治療,因為高尿酸對于身體的損傷得比較隱匿的,放任不管會對多個臟器功能造成損傷。
①高尿酸與關節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誘因,但并不是每個高尿酸血癥的患者都會誘發痛風。痛風其實是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表面所誘發的急性關節炎,這種關節炎不僅僅會導致關節損傷,而且隨著尿酸鹽結晶的不斷累積,會在關節上形成巨大的痛風石,導致關節出現嚴重畸形,關節活動嚴重受限,甚至完全喪失,因此積極治療高尿酸血癥是預防痛風的有效手段。
②高尿酸與高血壓
多項臨床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是誘發高血壓的重要因素,有50%左右的高血壓患者會合并有尿酸代謝異常,而這可能與尿酸對于血管、腎臟、心臟等多個臟器的損傷有關。
③高尿酸與腎臟
腎臟是尿酸排泄的重要臟器,但研究表明長期的高尿酸狀態會嚴重加重腎臟負擔,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腎動脈或者腎小球,誘發腎性損害,同時可以誘發腎結石、泌尿結石等多種疾病,導致腎臟功能出現明顯異常,從而進一步導致尿酸排泄障礙,誘發惡性循環。
④高尿酸與血管
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更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狹窄等問題,這是因為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會對血管壁細胞遭受損傷,從而導致血管出現炎癥反應,誘導血小板、凝血因子等物質聚集在血管壁上,導致血管管腔狹窄,并且會誘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
⑤高尿酸與血糖
高尿酸血癥與糖尿病同屬于代謝異常性疾病,兩者可以互為因果,相互影響。研究表明長期的高尿酸狀態會誘導胰島β細胞凋亡,導致人體胰島素分泌異常,從而誘導或者加重糖尿病,同時臨床研究發現在控制尿酸的基礎上進行血糖調控,不僅可以有效提高降糖藥的療效,而且可以明顯改善人體的血糖狀態。
三、科學服用3類藥物防治高尿酸血癥
高尿酸血癥對于人體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即使沒有臨床癥狀,發現后也要積極進行治療,臨床上可以通過減少尿酸形成、促進尿酸排泄和促進尿酸分解等多種途徑來改善高尿酸血癥,減輕其對于臟器的損害,臨床常用的藥物有以下3類。
①抑制尿酸合成藥物
嘌呤代謝異常旺盛是導致尿酸升高原因之一,通過服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可以抑制體內的嘌呤代謝,減少尿酸形成,從而有效治療高尿酸血癥,臨床常用的藥物是別嘌醇和非布司他。
別嘌醇是臨床常用于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藥物之一,研究表明人體攝入別嘌醇后,其可以抑制體內的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從而降低體內的嘌呤水平,減少嘌呤代謝成尿酸,可以有效降低血液和尿液中尿酸的濃度,防治尿酸鹽結晶在體內發生沉積,是治療高尿酸血癥的一線藥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臨床上有少數患者對于別嘌醇過敏,導致誘發超敏反應,針對這樣的患者建議改用非布司他;其次,別嘌醇會誘發胃腸道反應,如腹痛、惡心、腹瀉等,因此建議飯后服用;最后,長期口服別嘌醇會發生藥物累積,誘發皮疹、白細胞減少、脫發等不良反應,大多數較輕微,停藥后可恢復,因此一定服藥期間需監測尿酸水平,如果已經達到正常則可以小劑量維持,或者在消除誘發因素后逐漸停藥。
非布司他是一種新型的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其對于黃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要高于別嘌醇,同時不會影響其他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及代謝過程,研究表明口服非布司他后可以有效降低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減少嘌呤代謝,從而有效減少尿酸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長期口服非布司他會誘發肝功能異常,導致肝酶異常增高,因此本身肝功能異常的患者要慎用;其次,非布司他會導致腹脹、腹痛、便秘等多種消化系統異常反應,大多數停藥后可緩解。
②促進尿酸排泄藥物
促進尿酸排泄藥物是臨床用藥治療高尿酸血癥的常用藥物,其經常與抑制尿酸生成藥物配合使用,其可以抑制腎小管對于尿酸的吸收,從而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血液中尿酸的水平,常用藥物包括苯溴馬隆和丙磺舒。
苯溴馬隆是一種苯并呋喃的衍生物,是臨床常用于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之一。研究表明苯溴馬隆可通過抑制腎小管上尿酸轉運蛋白-1,抑制腎小管對于原尿中尿酸的重吸收作用,促進尿酸排泄,從而有效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苯溴馬隆具有一定肝毒性,服藥期間會出現肝功能異常,應肝功能不佳的患者禁用;其次,在服藥期間要多飲水,同時配合小蘇打來堿化尿液,可以有增強苯溴馬隆的排泄作用;最后,極少數情況下苯溴馬隆會引起腎功能異常,因此服藥期間一定要監測腎功能和血尿酸的變化。
丙磺舒是常用于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藥物之一,研究表明丙磺舒可以有效抑制近曲小管對于原尿中尿酸的重吸收作用,增加尿酸鹽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從而減少尿酸鹽結晶在其他器官上的沉積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丙磺舒會誘發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導致腹痛、惡心、嘔吐等;其次,少數患者會出現過敏反應,導致呼吸困難、皮疹等;最后,服藥期間要大量飲水,并加服碳酸氫鈉,防止尿酸鹽在泌尿道形成尿結石。
③促進尿酸分解藥物
促進尿酸分解藥物是臨床最新研制的用于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藥物,其可以促進尿酸進一步分解為尿囊素,從而通過尿液排除體外;其次,在降低血尿酸濃度的同時,促進尿酸分解藥物對于已經形成的痛風石也有直接的溶解效果,是治療慢性痛風的一線藥物,其中常用的是重組尿酸酶,但目前該藥尚未在我國批準上市。
重組尿酸酶可以促進體內的尿酸進一步代謝成為尿囊素,從而有效降低體內的尿酸水平;其次,重組尿酸酶對于已經形成的痛風石具有溶解效果,因此可以用于慢性痛風。但需要注意的是注射重組尿酸酶對于人體的負擔較大,并且非常容易誘發過敏反應,因此目前僅被推薦為常規治療無效的成年痛風患者的二線用藥,其次,本藥只能進口,所以價格昂貴。
四、總結
一旦發現高尿酸血癥,即使沒有臨床癥狀,但需要積極進行臨床干預,從而預防尿酸水平過高對于人體臟器的損傷,但不同情況下的用藥方案不同,需要綜合患者體質選擇合適的藥物,因此建議有需要的患者在臨床醫師指導下用藥。其次,藥物治療僅僅是其中一個方面,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飲食,堅持低嘌呤飲食,同時多飲水多排尿,控制好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基礎疾病,從而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根本防治尿酸升高。
圖片來自于網絡,侵刪
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請麻煩點個贊或者收藏,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相關問題,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們,謝謝。想要獲得更多的健康知識,關注小五的搜索號——小五的健康科普小站,早關注、不迷路呦
人人關注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