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飽和脂肪酸 12種降低膽固醇的食物
繼“漲價風波”后,好麗友又因被網友指稱“國內外產品雙標準”,在網上引起的較為激烈的討論。
隨后,好麗友品牌發表聲明稱各個國家好麗友·派涂層部分所用配料中可可粉、可可液塊、奶粉、油脂(代可可脂)等,原料、型號完全一樣,不存在所謂雙標問題。并表示,代可可脂與反式脂肪酸是兩種物質,并且現在的生產工藝可以做到不產生反式脂肪酸,同時能夠對反式脂肪酸含量進行檢測。
不僅是好麗友,夢龍冰淇淋也曾因為“產品雙標”、“植物油脂”、“反式脂肪酸”等話題而引起民眾的激烈討論。
那么,常說的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以及廣泛引起爭議的反式脂肪酸究竟有什么區別?
不飽和脂肪酸幫助大腦發育
脂肪酸是我們身體和食物中脂肪的主要組成部分。所食用的食物,如果含有脂肪,就會在體內分解成脂肪酸,以便它們被吸收利用。從結構上而言,含有雙鍵的脂肪酸被稱為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是構成人體脂肪的一種脂肪酸,同時也是神經系統的營養成分,能幫助大腦發育與維持大腦正常運作,是人體不可缺少的脂肪酸。
膳食中缺少不飽和脂肪酸可能會導致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膽固醇增加,產生動脈粥樣硬化,誘發心腦血管病;影響嬰幼兒智力發育;誘發老年癡呆等。
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
蔬菜中的大蒜、洋蔥、大蔥、花菜、韭菜、姜、蘿卜、西紅柿、冬瓜、海帶、紫菜、蘑菇、大豆及豆制品;
魚類中的各種海魚和甲魚;
零食中的碧根果、燕麥、花生、葵花籽、芝麻、核桃。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不飽和脂肪酸也不是攝入越多就越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能量的攝入和消耗應保持平衡,攝入的脂肪總量不應超過總能量的30%。
攝入過量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冠心病風險
與上文提到的不飽和脂肪酸恰恰相反,不含雙鍵的脂肪酸稱為飽和脂肪酸,所有的動物油的主要脂肪酸都是飽和脂肪酸,魚油除外。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是導致血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繼發引起動脈管腔狹窄,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
不過,飽和脂肪酸也并非一無是處。中國營養聯盟成員匡長祥曾公開表示,含碳量低于10的飽和脂肪酸,不但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還是維護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飽和脂肪酸:如丁酸對結腸和其他腸道平滑肌運動有明顯影響,可促進腸道蠕動;丁酸還可修復直腸、結腸黏膜損傷,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等。
不少人都知道豬油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其實拋開豬油還有這些食物都富含飽和脂肪酸:
日常飲食中的肉、蛋、奶、堅果、餅干、糕點,還有食用油等;
特色主食中的豬油拌飯、蔥油餅、咸肉菜飯、八寶飯等;
零食中的中式糕點、拿破侖糕點、鮮花餅、蛋黃酥、月餅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飽和脂肪攝入量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 10%,換算成重量大約是20-30克的飽和脂肪酸。
人造反式脂肪酸會導致動脈硬化
許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反式脂肪酸也分成兩類。一類是乳品中天然含有的、細菌發酵產生的反式脂肪酸,至今仍無證據證實該類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有害;另一類食品在經過工業加工后產生的反式脂肪酸,國外研究和國內的實驗已經證明,這類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有害。攝入限量主要也是針對工業加工產生的反式脂肪酸。(為方便閱讀,下文“反式脂肪酸”均指“人造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會導致動脈硬化。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內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胡偉也曾公開表示,天然油脂在體內很快降解,而反式脂肪酸代謝時間較長,反式脂肪酸會破壞人體細胞膜,影響細胞的復制以及再生,造成動脈阻塞,增加壞膽固醇,減少好的膽固醇,造成高血壓、高脂血癥、動脈斑塊、動脈硬化、肥胖,誘發糖尿病。另外,反式脂肪酸能影響胎兒、嬰幼兒生長發育,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也能產生不良影響。
那么生活中該如何盡量避免攝入反式脂肪酸呢?
應該少吃反復油炸、煎炸的食物;
生日、節日訂購蛋糕、糕點時,盡量選擇動物奶油制成的蛋糕、糕點;
購買食物時養成閱讀食物成分表的習慣,如果配料中含有“人造奶油”、“起酥油”、“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脂肪”、“氫化菜油”、“固體菜油”、“酥油”、“人造酥油”等字眼則表明產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
(稿件綜合自,人民網、丁香醫生、有來醫生、果殼網、經濟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