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招生簡章2023
中央美術學院簡稱“央美”,中央美術學院前身是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可以追溯至1918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導成立的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是全國最頂尖的美術學院之一,那么作為最高等藝術教育的學府,院長的作品又是怎樣的呢?
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中央美術學院歷任八位院長的作品吧
徐悲鴻
中央美術學院第一任院長
徐悲鴻(1895?1953)受父親影響,自幼研習中國水墨畫。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留學法國,后又轉往柏林、比利時研習素描和油畫。
學有所成的徐悲鴻在32歲這一年回到中國,開始在國內投身于美術教育工作,發展自己的藝術事業。在藝術創作中,他堅持將西方的寫實主義技法與現實主義精神結合,并倡導以此來革新傳統中國畫。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并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其創作的《田橫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等一系列作品對現代中國畫、現代中國油畫的發展都有著巨大影響。
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于傳統尤推崇任伯年,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杰”。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于世。
作品欣賞
自畫像 鉛筆 水粉
1941年作 立馬
《田橫五百士》
《九方皋》
1941年作 鷹
四喜圖
雙駿圖
1944年作 雙豬圖
1942年作 金雞獨立
貓石圖
雙鷹圖
荷花
蕭聲圖
徐悲鴻為蔣碧微作畫
徐悲鴻畫蔣碧微在練琴
徐悲鴻為妻子作像
徐悲鴻畫中的自己與妻子的蜜月時光
傾城風華
勞作者
江 豐
中央美術學院第二任院長
江豐(1910年2月—1982年9月)原名周熙,祖籍上海。擅長版畫、美術理論、美術教育。1931年參加上海左翼美術活動,籌建上海一八藝社研究所,繼而參加魯迅舉辦的木刻講習所。1938年赴延安,負責編輯《前線畫報》,后任魯迅藝術學院美術部主任。1949年當選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副主席,1951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冤案得以平反,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出版有《江豐美術論集》。
1953年,徐悲鴻突發腦溢血辭世,時任美院副院長的江豐臨危受命,成為代理院長,主持中央美術學院的工作。他是中國新興版畫藝術的開拓者之一。長期擔任美術組織領導工作,為新中國社會主義美術事業的建設和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對新中國的美術教育事業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作品欣賞
江豐 《自畫像》
魯迅 木刻版畫
秋高氣爽
江豐 《冰雪中的東北抗日義勇軍》
江豐 《行軍中的炮兵》
江豐 《戰士》
江豐 《勝利會師》
江豐 《偵查》
江豐 《清算斗爭》
吳作人
中央美術學院第三任院長
吳作人(1908?1997),1927年考入上海藝術大學美術系;1928年轉入南國藝術學院藝術系,并到徐悲鴻工作室旁聽;1930年赴法,考入巴黎高等藝術學院西蒙教授工作室,后考入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巴思天工作室,并在該院油畫大會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金質獎章;1935年,吳作人回國,任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講師;1946年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務主任、教授。
1958年,吳作人出任中央美術學院的院長。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中央美術學院的工作都由吳作人領導和主持。吳作人在學生時代就聆聽過徐悲鴻的教導,受到徐悲鴻的影響,他的藝術經歷和藝術主張也與徐悲鴻頗有幾分相似。應該說,吳作人在任的時期,正是中央美術學院校史上較為困難的時期。
但也正是在他的主持下,中央美術學院的油畫系實行了畫室制教學,無論教學還是藝術創作都開始脫離蘇聯模式,走上自主道路,國畫系也開始實行人物、山水、花鳥的分科教學,版畫系則成立了李樺、古元、王琦、黃永玉工作室,美院又一次趨于欣欣向榮的局面。但這一切都停止于“十年浩劫”之中。1979年,江豐被重新任命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吳作人為名譽院長。美院的一切工作重新恢復,正當江豐積極籌備和規劃著美院發展的宏圖之時,這位為學院奉獻了半輩子的老人在1982年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作品欣賞
吳作人 1960年作 任重致遠
吳作人 《駱駝》
吳作人 《金魚》
吳作人 1983年作 長空
吳作人 1979年作 齊奮進
吳作人 1972年作 寥廓任犇馳
吳作人 1972年作 低昂
吳作人 《長壽》
吳作人 《雙鴿圖》
吳作人 1988年作 魚戲圖
吳作人 《九牛圖》
吳作人 《奔牛圖》
吳作人 《戰地黃花分外香》
古元
中央美術學院第四任院長
古元(1919?1996),字帝源,1919年生于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鎮那洲村。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陜北公學、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1942年作品參加在重慶舉辦的全國木刻展覽會,徐悲鴻先生撰文稱贊古元作品。1951年創作新年畫《毛主席和農民談話》,獲文化部頒發的新年畫二等獎。1987年獲得盧森堡大公授予的皇冠勛章。
歷任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室主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協會副主席,中國版畫家協會名譽主席,北京水彩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在他的領導之下,美院的創作和教學活動重新步入正軌。1983年,版畫家古元成為中央美術學院的第四任院長。
作品欣賞
哥哥的假期(一)1942年
延安魯藝校園 1939年
牛群 1940年
播種 1939年
哥哥的假期(二)1942年
《走向自由》之一 簡直不能留下一粒谷種
《走向自由》之二 他在上海找到出路
《走向自由》之八 家鄉僻壤仍遭殘踏
《走向自由》之十二 奪取敵人武器參加新四軍
《走向自由》之十五 他學習革命的道理
《走向自由》之十六 自由的曙光閃耀在苦難者的臉上
靳尚誼
中央美術學院第五任院長
靳尚誼,生于1934年,1953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并繼續攻讀研究生,1955年入前蘇聯專家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學習,1957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油畫專業研究生學習,此后一直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作為當代中國油畫的代表性畫家,他將中國傳統的美學觀念與歐洲古典油畫技巧結合起來,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由他創作的《塔吉克新娘》、《瞿秋白》、《醫生肖像》、《畫家》、《晚年黃賓虹》等作品已經成為中國當代油畫的代表作品。
自1987年至2001年,靳尚誼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以現代藝術教育的思想和他的社會聲望促進了中國美術教育的發展,其領導下的中央美術學院在改革專業結構、建立新專業和學術發展等方面成為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中心與楷模。
作品欣賞
靳尚誼 《晚年黃賓虹》
靳尚誼 《塔吉克新娘》
靳尚誼 《穿白色連衣裙的女孩》
靳尚誼 《果實》
靳尚誼 《延安老農》
靳尚誼 《藏女》
《踏遍青山》1964年
潘公凱
中央美術學院第六任院長
潘公凱,生于1947年,中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之子,既是著名的中國畫家,也是卓有建樹的美術理論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潘公凱提出的中西兩大藝術體系“互補并存,兩端深入”的學術主張,在中國美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著有《中國繪畫史》、《限制與拓展》、《潘天壽繪畫技法解析》、《潘天壽評傳》等著作,由其主編的《現代設計大系》、《潘天壽書畫集》等獲國家圖書獎。與此同時,其水墨作品還曾在紐約SOHO區菲利浦畫廊、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東京日中友好會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等地展出,反響強烈。
繼靳尚誼之后,潘公凱于2001年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在他任職期間,中央美術學院正從一所單純的美術學院發展成為同時擁有造型、設計、建筑、人文學院的綜合性藝術學府,圍繞學科建設的各方面工作都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國際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亦與日俱增。
作品欣賞
夏趣 立軸 水墨紙本
荷趣 立軸 紙本水墨
花卉 立軸 設色紙本
清夏圖
花卉 畫片 設色紙本
蘭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范迪安
中央美術學院第七任院長
范迪安,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
長期從事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當代藝術批評與展覽策劃、藝術博物館學研究。發表美術研究與評論上百萬字,油畫作品參加多種學術展覽,策劃百余項反映時代主題和中國美術發展成果的學術展覽,組織多項國際美術研討活動,與國際著名藝術博物館和美術院校建立合作關系,促進各國優秀藝術成果交流,提升中國美術的國際影響力。2014年,范迪安接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作品欣賞
《北方的秋色》 油畫
《皖南三月》 油畫
《高貢利山》 油畫
《海韻》 油畫
《閩中早春》 油畫
林茂
林茂,男,漢族,1975年9月出生,1989年-1991年在諸城一中師從王衍志老師學習美術,在校期間,學習刻苦,成績優秀。1992年9月至1996年7月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2000年8月至2007年7月在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工作,任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處長。2007年7月至2017年8月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學術秘書長,《中國藝術時空》雜志社社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國家二級美術師。2017年8月至2022年5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受聘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一工作室研究生導師,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
佛手山 布面油畫 2016
春交 布面油畫 2016
春山 60x80cm 布面油畫 2016
炊煙起 76x137cm 2006
春江水 80×150cm 布面油畫 2014
春天里 80x150cm 2011
春澗 83×131cm 布面油畫 2015
田園思 85x131cm 布面油畫 2013
潤土 30x60cm 布面油畫 2016
美麗中國——釣魚島采風系列4 布面油畫 2013
思鄉曲系列之一120x240cm 布面油畫 2012
思鄉曲系列之二 76×137cm 布面油畫 2013
那時 120x240cm 布面油畫 2017
看完了八位院長的作品,你覺得哪位作品上更勝一籌,當然當院長要的還是管理,請留下你的評論探討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