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人工智能! 西安質量交通建設
西安本周重啟常規限制出行措施,經過年初疫情洗禮,慢行交通,共享交通日益受到市民的認可和喜愛。 記者注意到,近幾天,很多私家車主和市民變得被動主動,選擇綠色出行,在早晚高峰的每一分鐘和每一次“快”,利用“步行巴士”或“自行車巴士”的出行方式緩解交通擁堵,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西安的藍天白云做貢獻。
全市首家“炫彩皮膚”自行車通勤曲江南三環段投入使用,一條多功能的生態綠道為市民騎行,步行提供了空間。
舒適的生活“慢走”
西安首條自行車通勤路使用
與往年相比,今年對西安市民限制的規定,更多的是給予理解和支持。“受這一流行病的影響,我習慣了今年開車上下班,我不得不每周乘坐一天的公共交通工具。” 嚴先生,住在城北,是政府官員。 他支持這些限制。
嚴先生告訴記者,由于他的車是周一限行的,所以周一,西安正常出行限制的第一天,他發現經開區的一些街道被慢行綠道,綠道所取代,不僅是一系列好風景,更是構筑了現代人的慢生活。
據經開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經開區已完成開元路西側規劃道路綠道,碧桂園南側社區綠道,鳳城號社區綠道。 11路,及高永路綠道,共完成新建綠道8.14公里,完成綠道建設266.82公里。
除了城市北部的新變化,在西安南部,城市的第一輛自行車通勤車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 這條多功能生態綠道為周邊市民提供騎行,跑步,步行,健身等功能。
安全方便的自行車通勤。
綠色運輸技術
幫助西安減緩交通發展
制約慢行交通發展的自行車道問題逐步得到解決,西安工15分鐘便捷出行圈正在形成。 記者從西安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管理公司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共建設了1943個樁服務站和6136個無樁服務站,共投入運營7.9萬輛公共自行車,人口近5億。
16日6時30分,住曲江關山岳的羅女士下班后在地鐵4號線航天大道站下車。 走出地鐵站后,她選擇了一輛公共自行車,慢慢地騎回家只有10分鐘。
除了公共自行車外,在西安,主要品牌的共享自行車也試圖利用5G和AI(人工智能)技術對共享自行車車輛實施精細化管理。 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體驗。 您好出行的共享單車完全連接北斗定位,實現了共享出行的高精度定位;迪迪的綠橙單車目前已有多輛車完成NB技術。 據了解,NB-loT技術是一種專門為廣域物聯網系統構建的5G傳輸協議,支持超低功耗模式,具有功耗低、覆蓋廣、連接大等優點。 通過使用這種技術,具有NB模塊的自行車可以允許相同的基站覆蓋更多的自行車通信,并連接到城市通信中以前丟失的區域相關車輛。 這些新技術將有效解決自行車盲目送貨、無序停車等問題。
“西安建設慢行交通系統,讓城市進入慢行交通‘自由’時代,重‘建設’,重‘管理‘。” 西安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安多部門聯動,不僅在路權保護,配套設施,環境整治等方面進行升級完善,在精細化管理方面,包括秩序維護,道路清潔等方面將繼續保持努力,“繡花”西安綠色出行品牌。
地圖
記者須知
“綠色交通”是城市可持續交通發展的大勢所趨。 作為西安的一員,推進古城交通文明建設,提升西安城市的美譽度,是我們的共同期待。綠色出行是西安節能,降低能效,減少污染的重要途徑之一。 迎接十四運,全面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是我市統籌協調,綜合施策的重要體現。
一條好的道路,不僅要把重點放在行車道上,而且要使行走愉快,使騎行安全,給行人,自行車和機動車以相同的路權,為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 如果西安能有很多這樣的街道,那么這個城市就會變得更加美麗和宜居。 (范華/溫李欣/圖)
編輯:文悅
審核:彭彭
監測: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