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科技打破國外壟斷!國產醫用手術機器人完成臨床入組
截至本周,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尖端科技精鋒手術機器人MP系統臨床注冊試驗已經完成入組,這標志著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生產的醫用手術機器人系統已經開始進入臨床。此前,該領域由外國產品占據主導的局面將被打破,國產手術機器人時代即將來臨。
9月6日,精鋒手術機器人MP系統臨床試驗進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廣州、鄭州多地連線舉行。
精鋒手術機器人MP系統臨床試驗進展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透露,此次注冊臨床試驗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和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同開展。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精鋒手術機器人MP系統能夠滿足泌尿外科前列腺癌和腎癌等復雜手術,在試驗中表現十分優秀,手術過程中運行穩定,操作安全、順暢,術中出血量少,術后病人預后良好。
與一般微創手術相比,機器人輔助手術具有改善手術治療效果,擴大手術治療范圍等優勢。同時,精鋒手術機器人MP系統提供的3D高清手術視野組織分辨率高、個性化人體工程學設置和高自由度手術器械保證了超控靈活等優越性能,將很好地賦能醫生,造福患者。
“之前的手術器械難以靈活彎曲,然而人體的構造卻是有曲線、弧度的,因此需要一個更符合人體構造和靈活操作的手術機器人。精鋒手術機器人的出現彌補了這一現實需求。”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黃健教授介紹。
精鋒手術機器人MP系統。
精鋒手術機器人MP系統經過多代研發樣機的迭代,已經完全定型并開展小規模試產,且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該手術機器人采用主從式控制,直覺遙操作和四臂結構等技術路線,配有超高清3D內窺鏡,在主從映射頻率、圖像延時等性能參數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前期已經完成近千例的動物實驗,并得到了眾多頂級外科專家的高度評價。
精鋒手術機器人MP系統正在進行的臨床應用中,機器人已經充分給醫生提供了良好的手眼協調一致性、超越人手的靈活性精準性、舒適的操作體驗和極佳的3D視覺效果。
【小檔案】
關于精鋒醫療
精鋒醫療由兩位曾留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的博士于2017年5月4日在深圳創立。公司以推動外科手術進步為使命,致力于智能手術機器人平臺的開發及普及。
公司核心團隊由一支來自麻省理工、哈佛、帝國理工等世界名校的科學家和一支來自西門子、華為等知名企業的骨干工程師組成,有豐富的機械、電子、人工智能、材料、醫學影像、工業設計等多學科交叉背景。
精鋒醫療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全球第二家同時掌握單孔手術機器人及多孔手術機器人技術的公司。團隊經多年積累已完全獨立掌握了手術機器人所涉及的結構設計、系統控制、運動算法與人工智能算法等多項核心技術,并形成了完整的自有知識產權體系,累計申請了國內外專利400余項。
精鋒醫療已在深圳建設了一條現代化的手術機器人產線,參照日式生產管理體系,搭建了全產品線的生產管理流程體系以及符合GMP要求的品質保證體系。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李鵬程 李榮華
【作者】 李鵬程;李榮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