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近在咫尺 大數據令出行更便捷
“智慧交通”對普通人來說好像是一個虛無縹緲并且科幻感十足的概念,我們只要輕輕設定各種各樣的移動終端顯示屏以確定我們的方位或者在花花綠綠的投影燈光下做一個動作就能到達預先設定的目的地。
現實生活中的民眾可能認為在十字路口安裝的監控探頭就是現代化的智慧交通的體現了,但智慧交通的概念和功能遠遠不止于此。現在正在飛速發展中的大數據如果應用在指揮交通方面,或許能給民眾帶來不一樣的新鮮和驚喜。
大數據應用或改變傳統交通執法方式
隨著車輛爆發性的增長,僅僅簡單的通過政策性的法規,比如通過限購,實際上很難解決這樣的交通治理問題。所以選擇智慧交通去解決交通管理上的問題,就成了一種必然。在4月19日舉行的“解析大數據應用新方向,大數據助力智慧城市在線研討會”上,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產品市場經理亢海峰,與英特爾數據中心軟件部大數據產品技術顧問黎超,就大數據如何使交通更加便利這一問題進行了暢談。
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產品市場經理亢海峰在訪談中
亢海峰其中談到,我們在交通管理上,過去數據限速,往往采用的都是單點限速,在特定時間上采集速度,來判斷車輛是否超速,這未見得是最合理的方式。很可能前面都超速,但是到了特定路口的時候,當他知道這邊有探頭會進行減速。現在更科學合理的方式是采用區間測速的方法,這樣的話跟以前相比引入更多數據的存儲,更多數據運算的需求。
另外隨著我們GPS廣泛應用,這樣的GPS數據同樣可以幫助我們合理的去指導,比如通過了解旅客的實時路況信息,幫助交警進行更準確的交通疏導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大數據成為助力智慧交通發展的必然選擇。大家現在很多都把數據作為資產來看待,大數據既然是資產,它就應該有大的價值。在智慧交通里,我們往往希望主要通過海量數據的實時分析功能,比如對違法車輛進行追蹤,提高違法車輛追蹤的效率,盡量去減少惡性的交通事故,減少道路的擁堵,使擁堵率下降,讓我們整個社會變的更加環保,成為更加集約型的社會。這都是大數據在智慧交通上具體的體現。
英特爾數據中心軟件部大數據產品技術顧問黎超在訪談中
三層瓶頸,智慧交通面臨挑戰
當然,大家為智慧交通帶來新的機遇過程,也帶來了很多的挑戰,這種挑戰主要在幾個方面得到了相應的體現。首先,數據存儲規模的挑戰。過去,可能T級數據就是大數據了,隨著智慧交通傳感器數據的引入,可能數據從T級爆發性增長TB級,使得成本可控。其次網絡帶寬瓶頸,在這個數據進行流轉的過程中,進行交互的過程中,必須能有足夠的帶寬進行相應的支撐。
第三是實效的響應性。我們肯定不希望說道路已經發生了擁堵,我們才采取相應的措施。實際上目標是什么?是預知擁堵的趨勢,當我的GPS數據回饋回來,反應出你的車輛是逐漸減速的趨勢的時候,我們就可能判斷在某些路口上已經存在了相應的擁堵趨勢,去解決我們的擁堵問題。這就要求對數據處理的實效性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雖然充滿著種種挑戰,但是只要能夠抓取很有效的數據。就能達到幫助我們有效降低交通事故。隨著數據的累計和增加,就可以真正發現問題,進一步解決問題,這樣的話就可以減低擁堵的情況,反而是有益于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