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制造初嘗“大數據”
青島制造第八屆全球買家采購洽談會日前舉行,包括青島市企業在內的100余家國內制造領域供應商代表參會,洽談會的不凡之處在于,最吸引各方的居然是舉辦者手中的“大數據”。無獨有偶,國內在商業模式上最具探索精神的海爾,近期利用大數據,成功攜手阿里巴巴,首次在業內推出大規模家電定制預售活動,預售出去的家電產品,全部是按照消費者要求專門生產的個性化產品。以少數企業為代表,青島制造初嘗“大數據”,而在不久的將來,這或許是制造企業最為重要的生存手段之一。
所謂“大數據”,是指在互聯網背景下,將巨量的信息收集、歸納、整合、分析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的資訊。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
目前在青島市制造業領域,已有從事家電、服裝、食品等生產的大批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銷售自己的產品,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僅僅依賴經銷商、零售企業,雖然大部分企業的電商之路才剛剛開始,但畢竟已經起步,更為重要的是,這樣做可以為它們日后盡快融入“大數據時代”進行鋪墊。
在制造業領域,海爾應該是最先認識到阿里巴巴大數據價值的制造企業,其與后者的合作,使C2B這一電子商務新模式的價值充分凸顯。
同樣利用大數據,青島制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造了“訂單對企業”的O2B模式,以國際訂單信息精準、有效地匹配供應商。
在該公司舉辦的洽談會上,山東瑞帆果蔬機械科技公司帶來一款 “小眾”產品——剝蒜機,國內對這一產品的需求不是特別大,這家企業于是想在國外尋找市場,但因為對出口領域的生疏,面對國際市場如大海撈針,而青島制造公司卻在很短時間內為剝蒜機找到了國外客戶。
“我們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將掌握的大量國內外制造業產品供求信息進行梳理、分析,形成大數據,然后分門別類與青島市制造企業、出口企業的產品進行匹配,繼而舉辦洽談會,由來自國內外的制造商與采購商‘點對點’對接。”青島制造公司總經理宮寧說。
在全球經濟形勢持續低迷、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商業模式的創新變得十分迫切。目前,青島市制造業領域的企業大都涉及電子商務領域,然而對于大數據的利用,只有極少數企業初步嘗試,而這正是未來最具價值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