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催生新興職業 數據分析師成IT界“大熊貓”
數據是眼下非常時髦的熱詞,同時也催生出了一些與大數據處理相關的職業,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分析來影響企業的商業決策。近日,“改革進行時——關注大數據產業”走進了位于重慶大渡口區的重慶移動互聯網產業園,記者也近距離接觸了傳說中和大數據打交道的數據分析師。
大數據催生數據分析師 薪酬比同等級職位高20%
隨著大數據在國內的發展,大數據相關人才卻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大數據分析師更是被媒體稱為“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職業之一”。
大數據分析師是做什么的?阿里巴巴集團研究員薛貴榮就曾表示,“大數據分析師就是一群玩數據的人,玩出數據的商業價值,讓數據變成生產力。”而大數據和傳統數據的最大區別在于,它是在線的、實時的、規模海量且形式不規整,無章法可循,因此“會玩”這些數據的人就很重要。
有媒體報道,在美國,大數據分析師平均每年薪酬高達17.5萬美元,而國內頂尖互聯網公司,大數據分析師的薪酬可能要比同一個級別的其他職位高20%至30%,且頗受企業重視。
在位于大渡口區的重慶移動互聯網產業園,記者就見到了以玩數據為生的數據分析師甄少明。甄少明是重慶芝諾項目數據分析師事務所的負責人,而這個公司就是以“玩數據”來影響企業的商業決策。
專業數據分析公司全國只有百家 一份數據報告可賣到幾十萬
甄少明說,大數據分析師是大數據市場顯值的一種表現,“現在國內這樣的數據分析公司只有100多家,我們是第93家,重慶也只有兩家,大部分是在北京。”
而據了解,一所專業的數據分析公司必須擁有5人以上擁有資格證書的數據分析師方能注冊,“成為一名數據分析師需要考兩個資格證。”甄少明說,除了資格證書,其實實際開發能力和大規模的數據處理能力是作為大數據分析師的一些必備要素,“因為許多數據的價值來自于挖掘的過程,你要想到辦法挖掘到數據并把它們玩出價值。”
36大數據在此想更正一下,傳統行業我們不太清楚,但是互聯網行業,數據分析師的XX證書已不那么重要,沒必要考太多。公司更加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和你過往做過的項目。
甄少明舉了個例子,現在人們在社交網絡上所產生的許多記錄都是非結構化的數據,如何從這些毫無頭緒的文字、語音、圖像甚至視頻中獲取有意義的信息就需要數據分析師挖掘。“之前我們在微信中發起了一個‘你想去哪里旅游’的話題,很多網友都來點擊參與,而我們也獲得了他們的數據,比如哪些地方是旅游旺地?不同地域不同年齡層的人最想去哪些地方等?”
除了挖掘分析數據,甄少明所在的公司還負責對有需要的企業發行數據報告,“比如有人想開餐飲店,就可以買一份我們的數據報告,通過這份報告他們可以科學地分析出哪里開店最具有地理優勢;什么樣的顧客喜歡哪種口味的東西等。”而這些數據報告的價錢也從普通的6、7千元一份到訂制的幾十萬一份不等。
開網店也能用到大數據 數據同步讓店主實現“四店同開”
除了時髦的大數據分析師,在重慶移動互聯網產業園,微企商城利用微企電商的大數據平臺,在國內首創的“四店同開”也讓人眼前一亮。
據了解,重慶微企商城重點打造了一個匯集了多種潮流元素的微企電商大數據平臺,利用“中小企業一點多通系統”專利技術,國內首創“四店同開”,讓實體店、電腦店、手機店、微信店數據一鍵同步。
據微企商城董事長任剛健介紹,平臺去年年底上線,采用“總站+城市分站+區縣分站”的運營模式提供同城服務,預計將匯集全國1000萬戶小微企業構建大型數據庫平臺,包括企業數據庫、供求數據庫、產品數據庫、品牌數據庫、分享數據庫等。
在此基礎上,為小微企業網店提供各類數據分析結果,店主可以快速獲得決策參考一手資料,這些數據包括:產品點擊量排行、點擊次數統計、訪問者區域分布統計、時間段分布統計、交易額統計、會員習慣分析等有價值的分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