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破山寺后禪院 《賣炭翁》原文
導讀題破山寺后禪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注釋①選自《全唐詩》卷一百四十四。常建,生平不詳,可能是
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注釋
①選自《全唐詩》卷一百四十四(中華書局1960年版)。常建,生平不詳,可能是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破山寺,即今江蘇常熟虞山北麓興福寺。禪院,寺院。
②〔禪房〕僧人住的房舍。
③〔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山中景色使鳥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人心,指人的世俗之心。
④〔萬籟(lài)〕指各種聲響。
⑤〔鐘磬(qìng)〕寺院誦經,敲鐘開始,敲磬停歌。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解讀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詩人漫步山林,進入古寺。大自然的寧靜、禪院的清幽使他心情愉悅,充分感受到風景的美好,體味到遠離塵世的快樂。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肅穆的禪房,構成一種靜謐樣和的氛圍,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飛靈魂。那山光水色、鳥語花香、清潭倒影,都會引起無限遐思,讓人參悟這空寂中的禪意。此時,仿佛萬贛俱寂,只有古寺的鐘磬聲,回應著大自然的靜默無語,詩人淡泊的情懷、內心的感悟也隨之起伏飄揚,裊裊不絕。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陳書”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