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上云迎來“窗口期”,《2018年云計算性能洞察報告》來了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概念的發展,推進了企業云計算的快速落地。尤其是近兩年,云計算在繼社交媒體、電子商務、視頻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如今開始朝著金融、醫療、政府等縱深行業快速發展。尤其對于近兩年新興的產業模式,如“新零售”、“全業態融合概念”等,云服務更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離開了云計算將是無法想象的。尤其對于新一輪信息革命的今天,可以說企業正迎來上云的“窗口期”。不考慮“云服務”,可能意味著錯過借助新技術實現快速發展的機遇。所以,云計算對于行業格局來說,是戰略級的。
現今可以說,對于企業而言,云計算是驅動著流程創新與業務創新的主要動力,是企業最聚焦的利潤增長點。同時,伴隨著企業云服務越來越注重多元智能,作為整個生態鏈的重要環節,云服務廠商更多的開始提供人工智能、物聯網。企業云服務趨勢,帶來的是一整套業務上的創新和管理上的變革。尤其是大數據和行業應用的解決方案,技術前瞻性在云服務的占比越來越重要。云計算帶來的新思維對于企業運營管理模式的改造,對于帶動企業創新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云計算按需付費、彈性靈活的優勢,也降低了企業試錯成本和創新代價。
2018年11月,聽云發布了《2018年云計算性能洞察報告》,對于企業用戶而言,這份報告提供了相應的數據支撐和分析。這次的洞察周期及范圍包括從2018年5月到2018年7月,對于同一應用(網站)在不同云上的用戶訪問體驗,以及對云資源的使用情況。
聽云市場總監白宇表示:“作為聚焦APM領域的公司,聽云專注于應用性能管理領域已經有十一年,致力于用戶視角IT管理創新服務,為不同行業提供終端用戶的完整應用鏈性能管理解決方案。幫助企業不斷優化系統性能和用戶體驗,提高企業競爭力。作為中國唯一一家進入Gartner APM魔力象限的企業,聽云已經被數千家公司認可和使用。多年來提供的專業化數字化業務運維解決方案,得到了市場的普遍認可。”
與聽云頒布的《2017年中國云上計算評測報告》相同,這次的評測方式依然采用聽云云計算調查問卷和驗證式評測方法。從用戶的視角出發,對各家云服務提供商的綜合用戶體驗、性能與可用性以及服務與易用性這三個方面進行了盤點,凸顯各家云的優勢與不足,以持續提升云端用戶體驗。
報告中首先指出國內云服務的現狀與挑戰,2018年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云服務市場,其消費總額占到了全球60%以上,高達970億美元,而中國和日本將會成為領跑公有云服務市場全球排名前五的國家。同時,報告認為,中國云計算的發展相對于國際市場滯后5--7年,市場規模仍與國際市場存在差距,但目前因為國內良好的政策環境,高度發展的互聯網產業以及傳統企業的大量上云。說明國內市場雖然起步略晚,但潛力巨大。
毫無疑問,企業云服務體系的構建是互聯網基因發生裂變的必然結果,從目前世界整體經濟形勢到我國產業結構逐步邁入全面數字化的進程來看,不同的產業和生態,正在發生著越來越緊密的關聯。云服務的加持,意味著企業擺脫行業、地域因素的分割,使之縝密的交錯起來。這是跨界領域必然產生的豐富創新空間。對于企業的市場格局而言,云服務都是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
《2018年云計算性能洞察報告》的出爐恰逢其時,對于企業用戶而言,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標尺”作用。
如需獲取完整版《2018云洞察報告》,可到聽云公眾號:聽云(tingyun718)內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