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小米金屬鼠標墊(小米木紋鼠標墊和金屬鼠標墊哪個好)

                      導讀大家好,小常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小米金屬鼠標墊,小米木紋鼠標墊和金屬鼠標墊哪個好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小米木紋鼠標墊和金屬鼠標墊哪個好 當然是金屬了,手感好,而且不容易壞,建

                      大家好,小常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小米金屬鼠標墊,小米木紋鼠標墊和金屬鼠標墊哪個好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小米木紋鼠標墊和金屬鼠標墊哪個好 :當然是金屬了,手感好,而且不容易壞,建議買最大的。對我來說最大的也太小了,23333

                      個人覺得金屬的好!觸感非常棒

                      2,小米金屬鼠標墊到底有沒有人用過:據了解,該鼠標墊采用金屬鋁合金材質,通過沖壓、噴砂、氧化、高光和鐳雕五種工藝程序制成,鼠標墊底部粘貼硅膠是為了防止打滑。

                      3,小米出來一個金屬鼠標墊,這不是作死嗎?:好像可以當兇器,誰在你玩游戲的時候打擾你,你就用這個將他制服。小米的想法還是很棒的,讓你以后在上網時候沒人敢調戲你

                      被你們說的感覺一個絕世寶貝就橫空出世了樣子

                      4,求解小米金屬鼠標墊用來打游戲好嗎:實話,沒用過,不過鋁合金這個材料比較適合當鼠標墊,只要表面處理不太差的話,應該還可以(如果不夠滑可以打點蠟,我個人推薦用液態蠟)。當然真正想要一塊好鋁墊的話,還是考慮雷蛇的暗夜虎之類的產品吧。

                      5,給大家看看小米金屬鼠標墊有多爛 :據了解,該鼠標墊采用金屬鋁合金材質,通過沖壓、噴砂、氧化、高光和鐳雕五種工藝程序制成,鼠標墊底部粘貼硅膠是為了防止打滑。

                      當然是金屬了,手感好,而且不容易壞,建議買最大的。對我來說最大的也太小了,23333

                      6,小米金屬鼠標墊怎么樣 小米金屬鼠標墊好不好:  小米金屬鼠標墊怎么樣?  從圖片上看,這款鼠標墊右下角印有MI的Logo。實物看上去很有MacBook的味道,其表面用噴砂陽極處理,經過處理后的磨砂手感非常不錯。鼠標墊的背面,采用的是大面積橡膠防滑防震來做墊底,可以使鼠標墊緊貼在桌面,在操作鼠標時,不容易滑走。  小米即將發布鋁金屬鼠標墊?這款小米鼠標墊從外觀看上去,很有蘋果MACBOOK的味道,金屬表面噴砂陽極處理,鋁金屬磨砂,手感非常不錯。如果賣299元,你會喜歡嗎? 綠茶軟件園小編推薦閱讀:小米體重計多少錢小米體重計價格介紹 小米手環腕帶價格多少錢?小米手環腕帶價格

                      7,小米金屬鼠標墊怎么在官網上消失了 :消失是因為小米發現其中有問題了、暫時不銷售。這是廠家的經營效率

                      按照小米的說法,這款金屬鼠標墊材質為鋁合金,采用了沖壓、噴砂、氧化、高光及鐳雕五種工藝,底部貼合硅膠,可防止鼠標墊打滑。該鼠標墊分為大號和小號兩款,大號尺寸為300×240mm,小號尺寸為240×180mm,厚度均為3mm。售價方面,小號售價49元,大號則是59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小米網滿150元才會包郵,單獨購買的話需要支付10元配送費。

                      8,小米之前出過一款金屬鼠標墊還有賣嗎 :我也看過,那是鋁合金鼠標墊,聽說小米的鼠標墊是能者橡膠做的,你可以問問他們的客服有沒有。

                      小米現在沒發售,喜歡金屬鼠標墊的話可以買個iQunix的,有三個尺寸,也不貴,純色磨砂挺好看的

                      小米官方還沒正式開售。

                      當然是金屬了,手感好,而且不容易壞,建議買最大的。對我來說最大的也太小了,23333

                      我也看過,那是鋁合金鼠標墊,聽說小米的鼠標墊是能者橡膠做的,你可以問問他們的客服有沒有。

                      小米官網還沒有正式開售吧

                      9,小米金屬鼠標墊好不好? :據了解,該鼠標墊采用金屬鋁合金材質,通過沖壓、噴砂、氧化、高光和鐳雕五種工藝程序制成,鼠標墊底部粘貼硅膠是為了防止打滑。按照常理,這樣一款工藝精制的鼠標墊價格應該不會低,但令人意外的是,此鼠標墊廉價親民,尺寸為300*240的大號鼠標墊售價為59元,尺寸為240*180的小號鼠標墊為49元。這無疑讓想要購買的用戶感到欣喜。但是消費者要注意的是,該鼠標墊目前只在小米網銷售,但在小米網購買需要超過150元才能享受免費送貨,否則要另付10元的配送費。小米金屬鼠標墊的發布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小米對低端市場以及電子產品配件的重視。

                      10,聽完這條耳塞,我又想回歸動圈了。_:

                      有陣子瘋狂迷戀動鐵,總覺得手里沒個幾單元的動鐵或者定制會感覺在燒友面前矮別人一頭。玩興戈真的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玩的,當初買Em2純粹是想看看這個價位國產圈鐵現在是什么水平,結果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動圈單元。最近手癢癢就把這個剛上小米有品的家伙給拿下了。選灰色純粹是因為對金屬外殼耳機沒抵抗力,花灑就是這么敗下的。En700 mk2外形有點平板塞的范兒更有點拜亞百葉窗的意思,第一次看到這個外形也覺得感興趣,種下的草始終要拔掉的。

                      其實說真的我對小米的印象不算太好,不知道為什么。不過后來自己因為沒螺絲刀用,買了一套小米跟Wiha合作的螺絲刀,而改變了看法,感覺小米還是有點品的。關于做工之前就夸過興戈,細節上真的不錯,雖然大家調侃說買皮套送耳機,個人覺得很多細節興戈有用心在做,比如:殼體的漆面,手感跟Iphone外殼手感一樣細膩、線材編織致密、插針處線材外的橡膠管還做了貼頭骨的固定造型是往里扣的,雖然沒有插針限位槽我想更能適應其他高級線材,古銅色線搭配金屬灰腔體真的好看。另外還贈送了清理耳套和導管的小刷子,當年買TF10贈送清理的小工具以及買EXK那一大把耳塞套,還是很認同細節決定品質這句話的。

                      En700mk2整體的聲音略偏下盤,感覺想歌手把氣息沉下去一般聲音平穩扎實,非常像森海塞子的走向,但卻沒有那么呆板中正及低頻肥碩。另外后部開孔我看爆炸圖不算小,其實我一直是很推崇開放和半開放的形式的大耳,雖然不知道這塞子具體是什么形式的,但一開聲整個聲場的自然感很不錯,聽慣封閉入耳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雖然縱向沒那么寬裕,但一入耳就會有種通透感。相對于森海這個價位的塞子,個人覺得素質要好不少,且整體調音上理念也是有目標的,不過分強調中高的解析和刺激,也不會太強調低頻的突出感。流行甚至一些小編制樂器,都可以很好的勝任。流行里人聲不會太貼,也不會太遠,人聲的結像不會太過緊致,而是寬松中帶著凝聚。樂器里鋼琴、吉他、小提琴等,非常的出挑且好聽,一些弦樂質感和結像是好聽且動人的,不會像有些森海塞子太沉悶中正,又不會像有些動鐵太跳太刺。

                      這個調音的度,我個人覺得興戈一直把握不錯,有一定審美追求在里邊。而不是求一耳朵讓人就明確這個高頻刺激爽,那個低頻給力,然后掏錢。En700 mk2低頻的彈性,量感都把握的不錯,不會影響其他頻段,也不會發出沒有低頻的聲音。這個低頻的驚艷就像當初第一次聽JVC的木質振膜,當然肯定不會存在感過強,EN700低頻是澎湃有力,質好,收的蓬松又緊致,彈性最突出,動態和微動態都有一定水平的呈現。如果覺得水月的低頻少了點,想補充個偏下盤的動圈,可以再買個En700 mk2來補充下,都是不錯的國內廠商,價格和聲音都很有保證。聽Em2的時候就對這顆動圈的低頻就印象深刻,蓬松中透著緊致,有量且速度也適中,低頻氛圍也不錯。En700 mk2整體聲音相對多單元動鐵銜接自然(有些動鐵多單元的銜接和高頻非常影響一些抒情歌曲的沉浸感)En700 mk2中高的音色相對更自然寬松一些,聲場也舒服,這就是它Get到我點的地方,讓我想推薦給朋友的原因。

                      關于塞子的佩戴一直以來我都是非常注重的,當年最早玩塞子的時候,其實蠻自命不凡,自認是最純粹的發燒友,音質第一,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信心滿滿的上了Tf10、Er4b、歌德硬空心套耳機等刑具。然后被Tf10 佩戴勸退,Er4b很喜歡,忍著耳朵被QJ去聽,據說越深越好聽,也經歷換濾網和折騰專用隨身放(Xin Reference等),最后基本都躺抽屜里了。好吧,最后我承認我不是個純粹的發燒友。說到這里到底什么意思呢?聲音再好,佩戴太差實在是...真的要夸贊下EN700這個外形,雖然比不了私模定制,但比大部分公模佩戴要貼合的多,當年在眾多旗艦量產塞里,選了gr10,原因除了那個迷人的中頻,還有它的佩戴,大家可以黑聲音,但我想很少有人會黑它的佩戴。所以在意EN700佩戴的可以完全放心,只要耳朵不過度奇葩,原線與頭骨的貼合度以及塞子與耳廓的貼合度比大部分都強很多且外出也十分穩妥,雖然整體是全金屬腔體,但非常的輕,不會像有些重的過分的塞子,老感覺要掉下來。

                      再著重夸下這個聲場,其實聽慣封閉式塞子的朋友,估計一上耳朵就能感受到En700 mk2聲場非常自然,我比較傾向這貨是半開放的,一開始聽真會猛以為是個開放式便攜頭戴呢(夸張了哈哈),一點點悶和不自然的感覺都沒有。橫向還是非常開闊,不會有傳統封閉式塞子的悶悶的感受,縱向聲場相對沒有橫向那么開闊,但聲音不會感覺有擁擠感。

                      EN700整體的調音是傾向舒服但又不會太軟綿綿,沒有過多的強調素質,但該有的細節都保留的很好,而所有的細節又不會像加了幾DB的增益讓你,覺得燥,而是可以讓你沉下心,耐心的聽完每一首歌曲。聲音渾然一體,沒有像有些多單元的貨,生生把一首曲子的各個頻段弄的像臨時組建起來的樂隊一般各自為戰。

                      很欣賞這種克制,或者這種有原則的調音。因為現在太多的塞子為了一耳朵驚艷而調音,讓小白們一聽,哇!好不一樣的感覺啊,然后掏錢。可回去之后越聽越覺得不太對,所以不同和提升,其實有時候很多人并不能很好的分清楚。如果動鐵玩了一圈,找不到安心聽歌的主,不妨試試這個價位的半開放式的入耳動圈塞,說不定能讓你靜心的關注音樂本身,不做本末倒置的事情。如果希望高頻再給力一些,聲底再干凈一些,選薄荷綠EN700 MK2,是鍍銀線。

                      最后提醒一點,EN700 MK2和EN700 PRO單元腔體是一模一樣的,MK2便宜200,只有線材不同。有好線的或者只想嘗試下完全可以選擇MK2。一步到位喜歡騷雙色CP那就pro吧,后者線材是單晶銅和鍍銀混編,原廠線應該材質不用擔心,這波不管選哪個型號真心不坑。我相信不少人聽過后,會有心回歸動圈陣營,畢竟大部分人還是聽著動圈入燒的,“硬菜”吃多了也總會膩味的。

                      參考價格:699 元

                      聽感僅代表作者個人,歡迎留言討論。

                      耳機雜談CLUB 小程序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11,小米MIX3評測:沒短板的旗艦和沒掐準時間的賣點_:

                      只是距離FindX發布5月有余,如今談論“手動”or“自動”,似乎并不只是哪個方案更好這么簡單。趕在MIX3發布前,網上留言大部分都集中在“你這滑動比人家晚了快半年怎么還是手動”。

                      所以:手動滑屏好不好用、小米IMX3整體表現如何、取舍之間有什么講究,我們其實也很好奇。

                      一、后置指紋解鎖有些意想不到

                      眾所周知,小米MIX3采用滑蓋設計。造型上也能一分為二做個概述:黑色包邊屏幕那一側、彩色機身主體一側。正面看是黑色沒劉海屏幕,屏占比是93.4%;頂部黑邊放聽筒傳導和光線傳感,底部因為是COG封裝留了層黑邊。

                      正面視覺效果

                      背面造型MIX3已經看不到原來MIX系列那種直邊造型,四曲面弧面造型和米8類似;材質部分MIX3依舊是陶瓷機身金屬中框;配色除黑色外還有寶石藍和翡翠色,靈感分別來自傳統瓷器的寶石藍釉與敦煌壁畫,走沉設計感穩路線。

                      背面看更像米8

                      單純論顏值小米MIX3依舊在線、只是風格更貼近米8系列;機身重量215克比不少手機都沉,漢子也覺得沉那種。

                      就是有一點沒想到

                      沒想到這款手機是后置指紋,并且沒屏下指紋、沒前置結構光解鎖。小米說這是因為滑蓋結構無論屏幕一側還是主體一側都厚度有限,塞下屏幕指紋和結構光比較困難。

                      指紋傳感器和背面過渡相當順滑了

                      這類有關“取舍”的說法我們在FindX發布時說過。并且各類手機評測也反復強調過“手機設計本質上是取舍權衡”,那MIX3取舍了什么,就值得算筆賬。

                      二、關于“取舍”

                      夏天吃冰棍我們叫“去暑”

                      冬天外面凍的打哆嗦還吃冰棍,那可能是為了。。。泡病假

                      說這么個冷到頭的段子是想講:同一件事發生在不同時間,意義不同。

                      比如今年年中FindX發布,不少人接受了:犧牲內部空間來換取高屏占比和“好看”。但在當時那個時間點,其實有更準確的描述:用彈出結構換取“驚喜感”。

                      為此在FindX上我們接受了“無論拍照還是解鎖都需要等待升降結構彈出”、以及在當時看就稱不上優秀的拍照(FindX主鏡頭傳感器IMX519成像水準距離當時主流旗艦就有差距)。

                      同樣是好看但如今并不能帶來驚喜感

                      換到今天這個時間點看MIX3,“更高屏占比”除了好看以外,是不能帶來驚喜感的。小米擠壓掉屏下指紋、結構光解鎖,自然就有所得。

                      而僅從評測這段時間看:拍照優秀、滑蓋好玩,是兩個印象比較深的點。

                      三、滑蓋與解鎖體驗如何

                      滑蓋手機大家并不陌生:學生時代的減壓工具、上課盲操作的神器、如今抽屜里翻興許還能找到的記憶證明。總結起來,滑蓋本身就有“情懷”加成。

                      MIX3繼承傳統,但也做了優化。與以前彈簧+滑軌不一樣,小米選擇用釹磁鐵磁力當滑軌動力。手感清脆是一方面,因為受力只有垂直方向而不像彈簧會有左右方向,長久滑軌穩定性更高,推久了不會左右晃(其實我覺得有點左右松動也挺好的,這就跟盤手串一樣)。

                      為增加趣味性小米還給滑動增加了音效。當然氛圍音和機械音其他手機也有,但MIX3有一種刀劍出鞘的音效,確實比較魔性。配合30萬次的官方滑動次數,做減壓工具是可以的(如果兩年使用年限,每天滑動次數410上下)。

                      功能上MIX3滑蓋有兩層邏輯,在黑屏下推屏幕“亮屏、喚醒面部識別(非結構光)、解鎖”;在亮屏情況下推,它能設置成任何應用的快捷啟動,或者是幾個快捷功能的合集界面。

                      推屏幕以后可以快速喚醒的界面

                      話雖如此,但是筆者身邊幾位討論過后認為:有后置指紋情況下,是不太愿意再推屏的。因為推屏幕還需要調整手型并且用力,正常操作的時候你還要把它推回來。也就是除了前置拍照,大部分時間你可能不太想拿它當實際功能;反倒是作為減壓工具,很是討人歡喜,反正我這幾天沒事就推著玩。

                      四、拍照:相當驚喜的一個部分

                      官方公布,MIX3的DxO拍照單項得分108,排在所有手機第三位;作為滑蓋結構,小米沒在拍照上沒做減法反而做了加法,是此前沒想到的。至于具體表現還是看圖測過再說。

                      主鏡頭部分MIX3沿用年中旗艦主流選擇IMX363傳感器,但單純看DxO得分明顯提升,顯然這里面算法是關鍵。從近一段時間中高端機型看,獨立ISP芯片算力給拍照加分也是新趨勢,表現在樣張上水平也是層次不齊。

                      首先來看一組大光照比照片,雖然室外光線良好,但由于遮擋關系畫面實際需要很高的寬容度。拿iPhoneXS的HDR模式作對比,乍看之下小米綠色更綠、藍色玻璃更通透;但放大看畫面地板小米高光存在過曝情況、左上角逆光的擋板細節刻畫則弱一些。

                      日間樣張對比

                      另一組單純室外樣張部分小米整體略勝一籌,樹葉交叉密布的層次感MIX3表現更好、邊緣銳度控制更優秀。只是當放大后看顏色,小米有著微弱“油畫感”,這是目前靠算法對照片優化時,比較容易遇到的情況。

                      日間對比樣張

                      再來一組微距照片,應該說焦內部分兩者表現都不錯,小米顏色對比度更高,顯得焦內更討喜;而在焦外部分,蘋果“用專業鏡頭做虛化算法參考的辦法”效果顯著,中距離、遠距離幾個光斑達到了驚艷的程度。對比看MIX3表現優秀,但差了半分。

                      微距樣張

                      夜景部分小米這次加入手持超級夜景模式:用了包括8幀疊加的堆棧圖片后期處理、多重曝光HDR等技術,基本上就是防抖+多張合成+智能算法疊加和修圖的思路。對比iPhoneXS來說,小米在暗部上畫面純凈度更高、AI優化后色彩更艷麗,暗部細節和畫面銳度有明顯優勢。

                      夜景樣張對比

                      但是在多組夜景樣張中,MIX3均存在某個集中的高光點過曝情況,亮部細節相對較少。這可能是算法取舍帶來的差異。

                      HDR樣張展示

                      完整樣張展示

                      HDR樣張展示

                      綜上,MIX3在拍照層面的表現優秀、亮眼、處于目前旗艦機的高水準;如果拿手機整體觀感和“朋友圈”攝影賽角度談,優勢明顯一些。但反過來說,算法優化出片在某些情況下會存在不自然的油畫感,這也是多張合成自身的問題。

                      五、關于性能,意料之中

                      在配置方面,MIX3毫無意外的采用了高通驍龍845處理器——這是一個能猜到的結果。驍龍的新處理器要到年底才會發布,至少現在845是最優選擇,在上游產業鏈沒有新進展的情況下,其實所有手機廠商選擇余地都不大。

                      驍龍845正常水準

                      小米的自我發揮是在RAM和機身存儲配置上。這次最基礎的版本也到了6GBRAM+128機身存儲的地步,對80%人來說,實際這個存儲配置已經足夠好;但小米想要的顯然更多,另外還推出了8+128,以及8+256版本,對小米受眾來說,這兩個版本同樣是根據用戶需求,年輕人打游戲/看視頻/聽音樂這些反倒是最費存儲的,這點跟所謂的“商務手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需求。

                      它的卡槽只能放兩張nanoSIM,并不能通過microSIM擴展存儲,但好在小米在這也沒像蘋果那樣雞賊,所有存儲配置都覆蓋到了,

                      另外,他們還跟故宮合作出品了一款10GBRAM的特殊版本,在幾年前,10GB幾乎是手機硬盤才有的存儲量,小米用在了手機上,并在幾天前的微博預熱里宣布了這事,以“世界首款搭配10GBRAM的手機”作為宣傳買點之一。

                      評測點評:

                      外觀、性能、拍照、系統,按照主流這幾個板塊看MIX3是一款優秀的旗艦設備。這些從評測的字里行間能看到,但輿論導向可能有時候和產品不完全正相關。在這個時間點上選擇滑屏,其實并不是一個好宣傳點,尤其是對于“MIX”這種一貫以創新示人的系列。

                      相較而言,如果說“滑蓋是缺少驚喜的部分,甚至說可有可無的部分”,那拍照其實給我們留下印象很深。從雖然近一年來安卓廠商對拍照技術愈發重視,但對于小米而言,能拿到這種高峰其實還是首次。換個貼地氣的角度,當有個朋友說想買一款“拍照牛逼的旗艦機”,小米這一次終于穩穩的站在了候選名單的前幾名。

                      附錄產品基本參數:

                      小米MIX3選用6.39英寸1080P分辨率級別OLED材質屏幕,屏占比93.4%;基本硬件則和為驍龍845+6/8GBRAM+128/256GBROM;前置2400萬像素雙攝,后置雙1200萬像素、1.4微米超大像素雙攝,支持四軸光學防抖、960幀慢動作攝影、手持超級夜景;機身電池容量3200毫安時,支持后置指紋識別、支持QC4.0規格快充、10瓦無線快充充、機身存儲不可擴展。????

                      12,當年那個1999的小米還在嗎?小米8詳細評測來了~_:

                      2010 年 8 月 16 日,MIUI 首個內測版推出,成為國內首個為國人深度定制的 Android 操作系統。2011 年 8 月 16 日,小米手機橫空出世,頂級配置加上 1999 元的售價,讓「為發燒而生」的小米一炮走紅,在拉低的手機行業售價的同時,顛覆了人們「國產手機等于山寨手機」的刻板印象。而「1999」在此后的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成為了小米的代名詞。

                      當然,小米如果一直停留在「1999」就只會固步自封。小米逐漸拓展產品線,以小米MIX 系列沖擊高端市場,以紅米等高性價比產品占據市場份額,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現在。

                      時至今日,小米已經走過 8 個春秋,正當我們期待著小米7 來臨之時,小米宣布推出小米8 周年代表作,直接跳過第 7 代,因為小米8 全面超越「期待」。

                      那么,如今的小米是否依然如 8 年前一樣發燒,跨越了兩代的小米8 是否能給我們帶來「次世代」的體驗,從而獲得一眾米粉的青睞呢?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外觀

                      上手小米8 的第一印象便是低調、沉穩,深邃的黑色讓小米8 顯得充滿了格調,全面屏的設計讓 6.21 英寸大屏與傳統 5.5 英寸屏幕擁有幾乎相同的機身尺寸,圓潤的機身設計讓小米8 擁有絕佳的手感。

                      相較于小米6,小米8 在外觀上有了較大的變化。最大的變化莫過于采用了時下流行的 18:9 凹口全面屏,從而指紋識別模塊被轉移到了背部,并且由于機身正面屏幕凹口處的元器件堆疊而采用的縱向排列后置雙攝。

                      一塊 6.21 英寸、屏幕比例 18.7:9 的異形全面屏,占據了小米8 正面絕大部分的面積,屏占比達 86.88%。可以看到,這塊屏幕的凹口相比其他異形全面屏的凹口都要更寬,在完美 R 角的配合下,整體觀感要比其他異形全面屏更加協調。

                      點亮屏幕后,可以看到這塊來自三星的 AMLOED 屏幕表現相當亮眼,支持 DCI-P3 色域、60000:1 超高對比度。小米官方宣稱這塊屏幕在高亮模式下能達到 600nit 的亮度,在陽光下使用幾乎沒有任何壓力。另外,與其他異形屏一樣,小米8 同樣支持設置「隱藏」凹口,可以讓不少無法接受凹口的「強迫癥」用戶使用起來更加舒適。

                      水滴弧形設計是小米8 采用的設計語言。機身背部采用了一塊四曲面的 3D 玻璃,圓滑地過渡到機身中框,與中框流暢地銜接,為小米8 提供了優秀的握持手感。縱向排列的后置雙攝位于機身左上方,閃光燈則位于兩顆攝像頭中央。后置指紋識別模塊則居中于機身,下方則為小米的 logo,除此以外并沒有其他過多的設計元素。

                      小米8 采用了同色系啞光設計的 7 系鋁金屬中框,讓整機顯得非常低調的同時還保證了機身強度。機身側面分別是SIM卡槽、音量鍵、電源鍵,頂部為降噪麥克風,底部則為揚聲器、Type-C 數據接口以及主麥克風,與小米6 一樣,小米8 的揚聲器和麥克風的開孔對稱。

                      系統

                      隨著小米8 的正式發布,MIUI 也正式升級到 MIUI 10,相比起 MIUI 9,MIUI 10的設計更為簡潔,但依然保留了 MIUI 一貫功能全面、貼心的風格。

                      在小米8 發布前的預熱中,小米就表示要解決手機 GPS 定位不準的問題。為了解決該問題,小米8 搭載了雙頻 GPS 解決方案,這也讓小米8 成為了首款搭載該技術的智能手機。支持GPS L1 / L5、QZSS L1 / L5、Galileo E1 / E5a、GLonASS L1、BeiDou B1多個衛星頻段。

                      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單頻 GPS 解決方案,小米8 支持 1575.42MHz 的 L1 頻段和1176.45MHz 的L5頻段,對所有需要定位服務的 APP 都能改善定位不準的問題。

                      我們知道,GPS 定位主要依靠多個衛星的信號,從衛星傳輸到地面接收器的時間來判斷具體位置,對于單頻 GPS 來說,信號穿過大氣電離層時會發生折射,從而影響傳輸時間導致定位偏差。地面建筑、環境的復雜,同樣會影響 GPS 定位的準確度。小米8 利用環境對 L1 和 L5 兩個頻段影響的不同,對比兩路信號的延遲,計算消除由于環境帶來的定位偏差。

                      在微信、百度地圖、滴滴打車等不同軟件中,相比起其他單頻 GPS 智能手機,小米8 的定位更加精準,尤其是在現在廣州近日陰雨天氣的情況下,普通手機都容易出現定位慢、定位不準的情況,此時小米8 的優勢就被很好地體現出來了。

                      左:小米8 右:小米8 SE

                      在百度地圖中,使用跑步路線功能記錄下一段行走路線,可以看到,小米8 所記錄的路線更加流暢,并且更加符合現實中的行走路線。在路線的最右側可以看到,在進入室內的一段時間內,兩臺手機均出現了較大范圍的位置偏差,但這屬于 GPS 在室內的正常表現。

                      百度地圖

                      GPS 測試

                      在測試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相同的環境下,不論是 GPS 測試 APP 還是百度地圖,均顯示小米8 SE 的精度更高,目前暫時還不清楚導致該問題的原因。

                      除了雙頻 GPS 外,小米8 還加入了紅外人臉解鎖功能。在小米8 的屏幕凹口比其他手機更寬就是因為小米8 在屏幕凹口中加入了紅外相關傳感器。普通前置攝像頭通過拍攝可見光圖像識別人臉,對真實人臉和照片、視頻之間的識別有可能會產生誤識別,從而導致安全性下降。

                      但小米8 利用紅外照明元件發出波長940nm左右的近紅外照射在人臉上,再由紅外相機接收紅外光進行成像解鎖。由于真實人臉與照片、屏幕、面具等物體對紅外光的反射特性不同,得到的紅外圖像也不盡相同,比如用屏幕錄制人臉解鎖手機,在紅外光拍攝下僅有一片空白。因此小米8 能很好地區別真實人臉以及照片圖像,獲得更高的安全性。

                      除了更高的安全性外,小米8 紅外人臉解鎖還有更大的一個好處便是,該系統不受環境亮度影響,即使在漆黑的環境下同樣能夠快速解鎖手機。

                      作為小米首款凹口屏設計的手機,MIUI 對凹口屏的適配自然也成了用戶最為關注的部分。與其他采用凹口屏的手機不同,小米8 在凹口下方仍然保留了一小段狀態欄區域,把兩側的狀態欄連成了一個整體,而不是被凹口割裂的兩個部分。不過,在運行全屏游戲、視頻的時候,這一小段距離仍然存在,讓人總感覺屏幕沒有被完整利用。

                      另外,在部分APP,比如嗶哩嗶哩客戶端中,全屏播放視頻的時候視頻并沒有居中于屏幕,觀看長寬比較大的視頻的時候右側的畫面會被裁切掉一部分,影響觀看體驗。

                      性能

                      作為小米手機的「正統續作」,小米8 的在硬件配置上自然不會落后,頂級配置應有盡有:6.21 英寸三星 AMOLED 屏幕、高通驍龍 845 旗艦移動平臺、最高 6GB 運存 + 256GB 存儲空間、1200 萬像素廣角 + 1200 萬長焦后置雙攝、QC 4.0+ 快充協議、3400mAh 容量電池。

                      我們首先來跑個分,在安兔兔跑分中,小米8 獲得 26 萬分的成績,屬于目前主流旗艦的正常水平。在 GeekBench 4 測試中,小米8 則獲得了單核 2412 分,多核 9125 分的成績,3DMark 的測試中則獲得了 3465、2735 分,從跑分成績上看,小米8 的表現處于目前主流旗艦機的正常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更新了 MIUI 10 8.6.6 內測版后,GPU 驅動升級到 V300 版本,在安兔兔跑分中分數提升到了 29 萬分,接近發布會所展示的 30 萬跑分。

                      當然,跑分并不能完全代表日常使用的表現,在應對普通的輕度使用過程中,小米8 不出預料地表現優秀,即便在后臺擁有多個進程小米8 依然能夠保持系統操作的流暢行和跟手度。

                      為了展示出小米8 的全部實力,我們測試幾款對性能要求更高的主流游戲。在《王者榮耀》游戲中,在高幀率模式下,即使在團戰過程中,小米8 仍然能保持 60fps 滿幀率運行,表現相當出色。

                      而在另一個同樣火熱的游戲《絕地求生:刺激戰場》游戲中,在開啟最高游戲畫質下,小米8 同樣表現穩定,沒有出現掉幀、卡頓的情況,給玩家帶來了極致的游戲體驗。

                      小米8 支持最新的 Quick Charge 4+ 快充技術,但小米8 僅標配了最高 18W 的 QC 3.0 充電器,在使用標配充電器充電時,在 30 分鐘內可以為小米8 充入 52% 的電量,完全充滿則需要 1 小時 41 分鐘。如果搭配最新的 QC 4+ 還可以獲得更好的充電體驗。

                      拍照

                      小米8 后置雙攝沿用了與小米MIX 2S 相同的雙 1200 萬像素雙攝,主攝采用索尼 IMX 363 傳感器,單像素面積達 1.4 微米,支持 Dual Pixel 全像素雙核對焦技術。小米8在 DxOMark 測試中獲得綜合 99 分、拍照單項 105 分、視頻單項 88 分,得益于小米對相機的持續調教,小米8 相較于小米MIX 2S 的成像質量還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此外,小米8 還支持 AI 場景相機功能,能在拍照時智能識別多達 206 種場景,根據拍攝場景自動調節相機參數,無需用戶進行繁雜的后期處理就能獲得一張誘人的攝影作品。

                      在光線充足的日間,小米8 的表現相當優秀,不論是白平衡還是解析力,小米8 的表現都能讓人滿意。尤其是在大光比的場景中,小米8 的高寬容度讓照片的細節獲得最大化的保留,不會出現高光過曝、暗部死黑的情況。

                      在光線更為復雜的室內環境下,小米8 的表現同樣令人滿意。日間準確的曝光、穩定的白平衡在室內同樣得以保留,在照片中依然能保留大部分的畫面細節,色彩還原也相當準確。

                      不過,在夜間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小米8 的表現則略顯遜色,照片的解析力、純凈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依然能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不過,小米8 的高寬容度在夜間依然能獲得保留,同時很好地兼顧了亮部與暗部之間的關系。

                      小米8 采用了一顆 2000 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該攝像頭支持像素四合一技術,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就會啟用該技術,由原本四個0.9微米的像素變成一個1.8微米的大像素,使單個像素感光面積提升四倍。

                      此外,小米8 還首次加入了 3D 微整形美顏功能,支持蘋果肌、芭比翹鼻等多種美顏效果,通過采集人臉上千個特征點進行 3D 建模,針對不同自拍角度采取不同的美化方式,打造出無死角、更自然的 3D 微整形美顏效果。

                      從實拍樣張中可以看到,小米8 的美顏自拍非常自然,即便在多種角度下,依然能準確識別人像五官,進行針對性的美顏。此外,在人像模式下,小米8 對人像輪廓的識別非常精準,能把人像準確地從照片中分離,并把圖片背景進行虛化,模擬出單反相機大光圈、淺景深的效果。

                      總結

                      總的來說,小米8 沒有辜負一眾米粉的期待,一如既往的頂級配置加上為全面屏而生的 MIUI 10,可以看到來自小米滿滿的誠意,尤其是在采用于小米MIX 2S 相同的相機模組,通過軟件不斷調優讓小米8 獲得了更好的成像,確實人印象深刻。

                      人無完人,手機也一樣。盡管在很多地方小米8 仍然有改進、提升空間,但是小米8 給我們帶來的紅外人臉識別、極致的全面屏,優秀的系統,這些都是其他手機不能帶來的。

                      相比起 8 年前的小米,在小米手機最新的「正統續作」小米8 身上少了幾分「發燒」,多了幾分「穩重」。8 年前的小米,像是一個胸懷大志、滿腔熱血的少年,現在的小米,像是一個少年老成、秉節持重的青年。

                      像人的成長一樣,小米在逐漸成熟的路上,也在不斷的試錯、犯錯,受到不少爭議。有人說,小米俗了,沒有了初心。其實不然,在小米6 亮銀探索版、小米8 透明探索版上,我們仍然能看到小米最初那顆炙熱的心,也許小米只是更羞于表達罷了。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高原”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