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羅茲尼戰役(格羅培斯)
1、在線性和水平元素之中, 格羅培斯引進了力量、穩定性以及機動性等特征。
2、由他設計的作品單純和整潔,而其體積和位面則經常借助其功能由光線起著強調的作用,同時格羅培斯極為關注細節。
3、窗戶是一件很重要的工具,窗口與正面墻壁的平齊則加強了整個空間的整體完整性,而窗口凹進去的地方則強調了天花板的位面。
4、通過對光線角度和圖像比例的研究,格羅培斯給出了一個較為完美的定位:“我們收集了如此大量的技術材料,以至于這些陳列品幾乎完全剝奪了我們的平衡覺。
5、我們的城市呈現出了一種為所有人完全釋放的面貌,殘酷的競爭進入到人們的思想、心中以及身體的每一處。
6、” ? 在所有創造性工作的基本單元中, 格羅培斯改變了他所執教的建筑學的教學方案。
7、他是一個偉大的建筑師,同時,作為著名的教育家和設計理論家,其影響也更為深遠。
8、從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他最好的經驗之一,“新的時代需要人們充分的展示自我。
9、精確的標記形式缺乏整體性和明顯的對照,而組員的分配就像整體中的部分,比如色彩符合恰當的風格就應該像經濟學對人一生的影響一樣重要。
10、” 編輯本段前期生涯 ? 葛羅佩斯出生于德國柏林,在頗具藝術淵源的家族背景中成長。
11、父親是位建筑師,叔父馬丁·格羅佩斯(Martin Gropius)是德國十九世紀的建筑師與藝術教育工作者,曾參與柏林應用藝術博物館(Applied Art Museum (Martin Gropius Bau) in Kreuzberg, Berlin)的建筑設計,與擔任過柏林藝術工藝學院(Academy of Applied Art, Berlin)教員,普魯士藝術教育主管官員等要務。
12、馬丁·格羅佩斯致力于提高德國設計水平,對新材料的研究與德國設計藝術的努力,給了沃爾特·格羅佩斯很大的啟示,也影響到日后他在包浩斯的經營,與在美國哈佛大學教學的態度。
13、 ? 在完成學校建筑教育后,格羅佩斯于1907年進入彼得·貝倫斯建筑設計事務所工作,在那里他受到貝倫斯與德意志工藝聯盟的人士啟發,突破了傳統古典建筑體制的窠臼,勇于嘗試運用新材料與新技術的理論,表現出比貝倫斯更前衛的理念。
14、 ? 1910年,格羅佩斯離開貝倫斯建筑設計事務所,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他與阿道夫·梅耶(Adolf Meyer)合開了一間建筑事務所,并在1911年受到企業家卡爾·班西德(Karl Benscheid)的委托設計鞋楦工廠建筑,即是后來格羅佩斯的成名杰作法古斯工廠(Fagus Factory),雖然格羅佩斯與梅耶只負責設計建筑外觀,而大片的玻璃立面,是格羅佩斯“為德國勞動階級提供至少六小時的日照”的最佳體現,輕巧的鋼梁結構取代笨重的支柱,尤其取消了建筑立面轉角處的支柱是一大特點,加強了結構透明性與實用表現,展現出建筑的革命性樣貌,使格羅佩斯開始在建筑界上受注目。
15、格氏為勞動階級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的理念,與形態反應功能的設計,可看出帶有些許現代主義的味道。
16、 ? 1914年,德意志工藝聯盟在德國科隆舉辦的工藝聯盟展覽上(Werkbund Exhibition),格羅佩斯展出了他所設計的工廠與辦公室建筑設計,同樣的玻璃立面表現手法使建筑獲得足夠采光與透明感,也使他獲得極高的評價,這位年輕的新銳建筑師逐漸在國際上成名。
17、 ? 1914年,當亨利·凡·德·費爾德因為他的比利時國籍身份,被迫從魏瑪市立工藝美術學校(Grand Duca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 in Weimar,由魏瑪大公威廉·恩斯特創辦)的校長職位上退休時,格羅佩斯被推薦為繼任人選,格氏希望能將學校辦成一個獨立的,能與美術學校合作,而非被領導的學校。
18、他認為唯有藝術家與工藝家互相承認與合作,方能實現工業設計的現代化。
19、 ? 1915年,魏瑪大公威廉·恩斯特欲關閉這所由他親自創辦的工藝美術學校,然而此舉受到部分魏瑪官員的反對,魏瑪藝術學院(Weimar Academy of Fine Art)院長弗列茲·麥肯遜(Fritz Mackensen)也為了避免工藝學校消失,提議將之縮并在藝術學院下成為一個科系,同時另外自行開辦建筑學校,格羅佩斯則擔任這所擬議中的建筑與工藝聯合學校的主管。
20、然而計劃細節模糊,格氏也不滿職位權責不夠明確,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格羅佩斯被征召入伍,設計建筑等工作幾乎停擺,此問題也一直被擱置。
21、 編輯本段包浩斯時期 ? 戰后,經過格羅佩斯多次與魏瑪官員商談與闡揚目的,1919年3月16日,格羅佩斯正式被委任工藝美術學校與魏瑪藝術學院的校長,3月20日,格羅佩斯正式建議并獲準將這所合并的學校更名為“國立建筑學院(即包浩斯)”,并于4月1日正式開學。
22、 ? 格羅佩斯在1919年至1928年間擔任包浩斯校長,致力于包浩斯教學的領導,為了達到他心中中世紀工作坊的理想,約翰·伊登(Johannes Itten)的個人崇拜、風格壟斷卻成為一大問題,在荷蘭風格派領袖凡·杜斯堡(Theo van Doesburg)造訪威瑪后,格羅佩斯體認到應從工業化傾向來發展設計教育的理念,放棄了手工藝傾向教育而進行全面的改革,9年的忙碌使他無心處理設計工作,甚至在格羅佩斯退休后,還要出面處理漢那士·梅耶(Hannes Meyer)領導包浩斯后帶來的危機,邀請密司·凡·得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接手包浩斯等事宜,格羅佩斯可以說把畢生心血都奉獻給了包浩斯。
23、 ? 1926年,由格羅佩斯設計的包浩斯德紹校舍落成,延續法古斯工廠的設計理念,大片玻璃立面和曲折的校舍增加采光面積,各種構造的靈活運用,各立面皆有獨自造形特色的律動感,校舍簡潔卻又整合多功能,表現了嶄新的建筑空間觀念。
24、編輯本段移民美國 ? 1933年1月,納粹取得德國政權,長久受到納粹迫害的包浩斯終究面臨關閉的命運。
25、為逃離這場政治動亂,格羅佩斯在英國建筑師馬克斯威爾·弗萊(Maxwell Fry)的幫助下,于1934年先前往英國短暫居住與工作,并于1937年前往美國。
26、 ? 格羅佩斯與他的包浩斯學生兼同事馬歇爾·布魯耶(Marcel Breuer)移民至麻省劍橋,并一同在哈佛大學設計學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任教,以及合作進行賓州新肯辛頓鋁城的住宅區計劃(Aluminum City Terrace project in New Kensington, Pennsylvania)。
27、格羅佩斯在1944年入籍美國公民。
28、 ? 1945年,格羅佩斯在劍橋創辦了由一群年輕建筑師組成的公司TAC,并成為全球最知名與注目的建筑公司之一,后來TAC在1995年破產倒閉。
29、 ? 格羅佩斯在1969年逝世于麻省波士頓,享壽86歲。
30、 ? 目前全世界的設計教育系統,大多有他創辦時的一些影子,特別是建筑的風格,有相當多都受到他的影響 編輯本段經典作品 ? 1.1911 德國Atfeld工廠(Fagus Factory Atfeld, Germany) ? 2.1914德國工業同盟建筑(和Aldolf.Meyer一起) ? 3.1925 Dessau鮑豪斯工場(Bauhaus Workshops Dessau) ? 4.1937 馬薩諸塞州林肯市 格羅培斯住宅(Gropius House Lincoln, MA) ? 5.1948馬薩諸塞州劍橋市 Harkness別墅(Harkness Dorms Cambridge, MA) ? 6.1964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JFK大樓(JFK Building Boston, MA) ? 7 迪斯尼樂園路徑 ?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