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加權平均法是什么(移動加權平均法是什么意思)
1、先進先出法。
2、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于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余額的單價計算發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后,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后類推,計算發出存貨和結存貨的成本它是根據先購入的商品先領用或發出的假定計價的。
3、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期末存貨額,比較接近市價。
4、2、加權平均法,亦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5、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 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或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加權平均法,在市場預測里,就是在求平均數時,根據觀察期各資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別給以不同的權數加以平均的方法。
6、 其特點是:所求得的平均數,已包含了長期趨勢變動。
7、3、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永續制下加權平均法的稱法。
8、 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9、其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準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于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后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10、4、個別計價法:采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11、又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
12、 個別計價法的優點: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合理、準確。
13、缺點:實務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難較大。
14、適用于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成本較高的存貨計價。
15、 個別計價法的計算公式: 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各批(次)存貨發出數量×該批次存貨實際進貨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