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是什么文件(CI是什么)
1、CI理論自誕生至今,已近半個世紀,各個學科的專家學者對其有著不同的理解以及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因而對CI的定義域解釋不盡相同。
2、我們從CI的英文譯意、定義的比較作一初步的研究,有利于我們更深一層次地理解CI的本意。
3、 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的縮寫。
4、 Corporate,是指一個單位、一個團體、一個企業。
5、 Identity在漢語中很難找到對應可譯的詞,但究其含義: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辨別、辯認。
6、在英漢詞典中,作動詞,可解釋為:a.等同,視為同一;b.辯認、鑒定,驗明。
7、作名詞的基本含義:a.同一、一致;b.本體、本性、身份。
8、在英文中,Identity有許多意義,而最與我們目前的課題相接近的則有:身份、標識等,從其使用情況看,這個詞有如下兩層含義:其一是指主體的識別性,主體有區別于其他同類的個性化特征;其二是指主體的個性化特征要有完備的統一性,共同表達主體的識別性。
9、可見,其基本意義是識別。
10、因此,在大多數場合CI被譯為“企業識別”。
11、 鑒于企業識別一詞的多義性,一句簡短的語言難于概括其豐富的含義,我們將這些含義綜合起來作一較全面詮釋。
12、 第一、辯認,認識意義上的企業識別,表明企業自身的身份與性質。
13、例如:當我們看到“紅塔山”、“健力寶”兩個標志時,我們很快會想到前者是香煙,后者是飲料。
14、 第二、傳播意義上的企業識別,對內表明一個組織內部的某種同一性;對外表示本組織的個性存在以及區別于他的差異性。
15、例如: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服務體系,不論乘客是哪個國家和民族的,其享受的服務都是相同的。
16、 第三、社會意義上的企業識別,表明個體意識到自己歸屬于某一種群體,思想意識,行為等都要服從制度,從而使這一群體中的個體互相溝通和認同,相互協作與支持。
17、例如企業的分公司、子公司與總公司的關系。
18、 60年代中期,對于這種嶄新的戰略在名稱上、概念上都還沒有形成共識,有的把它稱為產業規劃(Industrial Desin),有的把它叫作企業設計(Corporate Desin),或者把它叫做企業形貌(Corporate Look),特殊規劃(Specific Desin),設計政策(Desin Policy)等。
19、到后來才有了統一的名稱:Corporate Identity,即CI。
20、 CI的最初概念叫作“企業識別”。
21、由企業識別的戰略思想指導而規劃出整套識別系統,也就叫作“企業識別系統(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簡稱CIS”,所以,CI是CIS的簡稱。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