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效應(從眾)
導讀1、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2、通常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3、從眾服從多數,一般是不錯的。4、但缺乏分析,不作獨
1、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
2、通常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
3、從眾服從多數,一般是不錯的。
4、但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
5、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眾心理”。
6、 學者阿希曾進行過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
7、可見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
8、從眾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并付諸實行。
9、 生活中有不少從眾的人,也有一些專門利用人們從眾心理來達到某種目的的人,某些商業廣告就是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熱,從而達到目的。
10、生活中也確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會引起轟動效應,群眾競相傳播、議論、參與。
11、但也有許多情況是人為的宣傳、渲染[而引起大眾關注的。
12、常常是輿論一“炒”,人們就易跟著“熱”。
13、廣告宣傳、新聞媒介報道本屬平常之事,但有從眾心理的人常就會跟著“湊熱鬧”。
14、 不加分析地“順從”某種宣傳效應,到隨大流跟著眾人走的“從眾”行為,以至發展到“盲從”,這已經是不健康的心態了。
15、多一些獨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從眾,以免上當受騙,方為健康的心理。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馬俊東”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