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仲愷學院是什么檔次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學生通過學校設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間地頭和村屯農家“自找苦吃”,引發廣泛關注。
在廣東,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下稱“仲愷”)也有這樣的“小院”。多年來,仲愷導師帶領研究生科技下鄉,建立多個產學研基地、研究生合作培養基地,以多種形式服務“三農”。
一年前,根據三部委“深化協同培養研究生模式、推廣現代農業技術、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倡導,按照“一地一品”原則,仲愷立項建立了30個校級科技小院,其中7個已獲國家支持建設。
什么是科技小院?
這是一種新型研究生培養模式。通過科技小院,高校學生長期派駐農業生產一線,重點研究解決農業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成長為農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把大學辦在田間地頭,學生可以邊學邊做、邊做邊學,讓科研力量直接轉化為鄉村振興發展動力,高效培養知農、愛農、興農的高質量人才。這是學校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全力推動‘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的重要舉措。”仲愷黨委書記宋垚臻說。
在廣東鄉村一線解難題
打卡潮汕美食,獅頭鵝是必吃名菜;提起“開平家宴”,馬岡鵝可打頭陣;在梅州,興寧肉鴿堪當“美味頭牌”;谷雨時節來到普寧,遍地青梅飄香……
近年來,廣東各地鄉村發展勢頭強勁,崛起不少特色產業,“老味道”越做越紅火,“新招牌”越來越響亮。
這些發展變化背后,仲愷科技小院師生長期駐扎廣東鄉村一線,作出了不少貢獻——
廣東中山羅非魚科技小院師生深入研究魚肉脆化機制,改良羅非魚肉質,解決了當地養殖難題,讓脆肉羅非魚一躍成為“當紅水產”,塘頭價直翻三倍;
梅州梅江區預制菜科技小院協助企業研發特色預制菜,推出客家鹽焗雞、梅菜扣肉、娘酒雞等“爆款菜”,預計產值達5000萬元;
廣東饒平獅頭鵝科技小院針對潮州當地獅頭鵝產業發展現狀,研發4套全新養殖和加工技術,為當地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已有550余人受益;
廣東三水大塘胡蘿卜科技小院開展基于GPS導航的胡蘿卜無人機械化種植機具改造,當地勞動成本降低了,種植質量提高了,節約了約5%的土地……
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才知道產業一線需要什么、鄉村發展還缺什么。
在科技小院加持下,仲愷師生幫助廣東鄉村多家企業實現增產增收,廣東名優及特色農產品走出鄉村、遠銷海外,動植物育種難題逐一破解,鄉村產業躍升發展新臺階,產學研合作成果不斷涌現。
去年7月,仲愷7個科技小院獲國家支持建設,包括廣東普寧青梅、廣東三水胡蘿卜、廣東開平馬岡鵝、廣東饒平獅頭鵝、廣東興寧肉鴿、廣東中山羅非魚以及廣東白云羅漢松等科技小院,師生服務“三農”有了更大平臺。
關注學科交叉融合
“我們調研發現,當地肉鴿雖好,養殖戶們卻不知道怎么打開銷路。”廣東興寧肉鴿科技小院負責人曾曉房認為,產業要振興,打通全產業鏈條是關鍵,需要不同學科專業的力量共同參與。
該小院集合學校多個學科的學生,涉及品種繁育、健康養殖、食品加工、智慧農業等,利用各自專業所長,對各環節開展技術攻關。
很快,肉鴿全產業鏈條順暢打通,帶動養殖企業產值由不足1000萬元增至1.5億元,規模也成長為科技產業園,并帶動近700戶貧困戶加入,實現穩定脫貧。
“不同于‘一專業對應一產業’的常規做法,學校科技小院更關注學科交叉融合。”仲愷研究生部部長白衛東介紹,要讓專業“對口”的學生把專業理論應用于生產,也要為各學科學生提供融合交流、拓寬視野的機會。
這樣一來,鄉村產業資源全面盤活,搭建起全產業鏈模式,農業生產各方面都能提質增效——
廣東饒平獅頭鵝科技小院的10余名學生來自不同學科,獅頭鵝企業品種繁育、營養與飼料、疫病防控、鹵鵝加工、冷鏈運輸、品牌營銷等全產業鏈都有了新血液;
在廣東白云羅漢松科技小院,園藝園林專業的學生可以為羅漢松外形貢獻設計新意,農業管理專業的學生開展農業現代化研究、尋找新的發展思路。
通過科技小院,學生們把論文寫在農業生產第一線,腳步更實、成長更快。仲愷黨委副書記、校長廖明表示,學校將繼續圍繞鄉村產業振興,做好“土特產”文章,通過建強科技小院,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科技下鄉,為廣東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更多生機與動力。
小院名片>>
◆廣東普寧青梅科技小院
由仲愷和廣東殿羽田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雙方面向青梅產業發展所需,共同開發新產品、培養研究生人才,學校科研團隊長期為企業提供青梅加工與種植的科技咨詢服務。
◆廣東三水胡蘿卜科技小院
由仲愷、利獲利農副產品種植場、廣東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橫瀝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主要圍繞水果胡蘿卜種產收的全程機械化、病蟲害防治、貯藏與運輸、農超對接等難題。
◆廣東開平馬岡鵝科技小院
由仲愷和開平市農業農村局共建,針對馬岡鵝保種、育種、生態養殖、反季節生產等技術難題,開展相關研究和推廣,為企業健康養殖、品種培育和疫病防控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
◆廣東饒平獅頭鵝科技小院
由仲愷和潮州市饒平縣獅頭鵝國家保種中心(廣東立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共建,在獅頭鵝育種、養殖、防疫及加工等方面進行產學研融合,包括科技賦能、技術培訓、科普宣傳等。
◆廣東興寧肉鴿科技小院
依托合作單位梅州市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地處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將肉鴿養殖(第一產業)、產品加工(第二產業)、銷售平臺(第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陳小鴿”品牌。
◆廣東中山羅非魚科技小院
位于中山市阜沙鎮,充分發揮高校科研優勢,協助地方打造國內領先脆魚供應鏈產業園,集標準養殖、加工、休閑漁業、科普觀光、物流運輸等為一體。
◆廣東白云羅漢松科技小院
由仲愷、廣州市白云區燊之源羅漢松專業合作社、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鎮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瞄準白云區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區建設,開展羅漢松研究。
【南方+記者】姚昱旸
【通訊員】曾獻尼 龔慧楓
【作者】 姚昱旸
廣東教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