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的劫難,區塊鏈來渡?
新冠疫情的影響還在蔓延。據國際勞工組織分析:全世界81%的勞動者(26.4億余名)因新冠肺炎疫情被解雇或減少工作時間。數據顯示,僅亞太地區就有12.5億人的工作受到影響。國際勞工組織秘書長蓋伊 萊德則表示:“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勞動者和企業都面臨災難。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最嚴重的危機。”
疫情背景下,線下經濟陷入停滯,人們的線上需求被點燃,電商表現強勁,業務量同比增長300%,短視頻、直播帶貨趁勢崛起,成為全球經濟一大亮點。
然后,傳統中心化電商的積弊由來已久。平臺霸權、流量瓶頸、營銷成本高昂等等,天下苦阿里久矣!傳統電商并不是解決經濟困境的良藥。
區塊鏈電商生逢其時。據一份Gartner的報告稱,2025年區塊鏈的商業增值服務將超過1760億美元,到2030年超過3100億美元。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會采用區塊鏈技術和通證經濟機制來提高線上業務的安全性、及時性和商業上的可拓展性。
通過區塊鏈進行顛覆的時機已經到來。
亞馬遜的“劫難”
現在,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主流化,以亞馬遜為首的互聯網電商將經歷一次重大轉變,這一轉變的驅動力主要有兩個。
一是反壟斷的去中心化趨勢。目前電商行業被少數頭部玩家壟斷,打破行業窘境,需要一條能夠攪動市場的鯰魚。曾經的諾基亞與蘋果,IBM與微軟都是如此。現在,也到了區塊鏈顛覆整個電商行業的時候了。區塊鏈的技術本質上是去中心化控制,并確保在不需要集中權利的情況下實現信任。這意味著,在區塊鏈技術賦能的電商行業里,消費者擁有更大的透明度和更大的權利。
二是監管改革。2019年5月《歐洲數據法》(European Data Law)出臺,無論是通用數據保護法規還是其他監管框架,電子商務領域的壟斷企業都開始受到不同類型的沖擊,新的監管改革將對現有參與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區塊鏈能做什么?
從溯源、支付、供應鏈管理,到激勵機制,區塊鏈對電商產業的改變是革命性的。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布局,甚至已經在試水區塊鏈了。
一是支付方式的改變。相對傳統移動支付,數字加密貨幣的支付方式更高效,交易方式也更加安全、可信。
二是改善供應鏈管理。通過區塊鏈溯源技術,記錄保存和跟蹤產品,以減少損壞并更好地替代集中式數據庫,傳統電商始終無法根治的假貨問題有望被徹底解決。
三是更加透明的電商市常例如,亞馬遜有權不經任何解釋而停用商家頁面,商家卻無能為力。因此,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電商市場將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的環境,在其中可以有效地監視企業或商人的任何不當行為。
四是為消費者和商家節省時間和成本。通過減少向其他第三方支付的費用數量,減少消費者和商家的總體成本,創造更多的利潤和收入。
五是引入新的激勵機制。通過引入通證經濟激勵機制,商家可以和消費者達成更高共識,并促使消費者參與商品的推廣。
區塊鏈電商的顛覆
目前,區塊鏈在電商產業的應用分為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功能賦能。天貓、京東等中心化電商平臺利用區塊鏈做商品溯源、物流等。平臺性質沒變,只是運用區塊鏈技術賦能部分功能,提高可信度。
第二種是電商平臺+代幣。實現數字貨幣支付,運用Token經濟模型進行社區激勵。
第三種是區塊鏈電商平臺+通證經濟模型。平臺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平臺,而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和共識機制,搭建一個去中心電商網絡。這種模式的電商不但在技術上全面區塊鏈化,在平臺治理層面上也進行了大膽顛覆,強調公開、公平、公正,以社區自治替代中心化集權,消費者和商家擁有更大的知情權和決策權,可以說這是電商進化出來的新物種。
無論是在傳統的互聯網時代,還是在未來的區塊鏈時代,唯有賦能大眾,才能成為超級平臺。只有將區塊鏈通證經濟原理全面滲透到平臺基因,構建全新的消費生態,才能實現平臺、商家、消費者的互利共贏。
拼多多的崛起,在于消費者在分享時獲得折扣,而區塊鏈電商提供的解決方案更加徹底,消費者不僅能獲得推薦收益,還能參與平臺治理,成為平臺的主人。
也許,顛覆亞馬遜,已經不再是口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