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喜人! 北京人工智能產業
智能制造網絡信息人工智能產業已發展成為北京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北京人工智能相關產值達到1700億元,同比增長13.3。 在2020年上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北京人工智能產業仍逆風上漲,相關產值950億元,同比增長5.7%,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時間到2020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也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重視。 那么,現狀是什么呢?
北京致遠人工智能研究院于2020年11月19日發布<2020年北京人工智能發展報告“。 據報道,北京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迅速,全國排名第17位。 從企業數量上看,北京市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約1500家,占全國28%,居全國第一;學者數量超過4000人,近為北京市人工智能高水平學者。 北京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人才中心,擁有核心產業人才4萬多人。
目前,北京已建成多個國家AI平臺和基地。 于2019年獲批第一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數量全國領先,15個國家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中有7個在北京建成。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于2020年獲批國家人工智能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那么為什么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能實現快速發展和繁榮呢? 從整體來看,包括政策支持,數據中心建設加快,應用場景不斷拓寬等。
在政策方面,人工智能現在是整個中國的優先事項在這方面,已經頒布了國內政策來支持。 作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發展人工智能是北京抓住未來發展機遇,構建精密經濟結構的必然選擇。 今年,北京出臺了《北京加快建設新基礎設施行動計劃(2020-2022年)》、《關于加快培育新業態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人工智能政策。
在數據中心建設方面,數據中心是數據存儲、計算和處理的場所。 作為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支撐,是新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方向。到2019年底,我國數據中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占全國一半以上。
在應用場景方面,安全和金融是人工智能在中國廣泛應用的兩個領域。 自2019年以來,北京共發布兩批40個應用場景建設項目,總投資近200億元,重點關注政務,交通,教育,醫療,城市治理等重點領域,為AI企業技術創新應用提供“含金量高”的場景條件,推動AI新技術迭代升級和新產品深度應用。
如果你想問一下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的哪個領域發展得更快,那就得提一下。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北京經開區人工智能企業已成為密集趨勢,形成以技術產業化為導向,集汽車自主智能系統,機器學習,人工智能芯片,智能制造等核心技術于一體的人工智能產業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各區人工智能與融合應用相關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約300家,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超過10家,逐步形成高智能密集型人工智能集群鏈。
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既不能急進,也不能止步。 下一步,我國各地區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從人才培養,技術引進,平臺建設等方面入手,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穩步發展。 再過幾年,我相信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會出現更多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