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創新50強
簡介:基于全球視角,億歐智庫從學術研究、專業人才、行業投資、市場規模四個方面分析全球和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洞察全球和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全文2685字,閱讀|梁嘉琪,2020年12月9日-12日,EqualOcean主持的世界創新者Mee大概需要6分鐘。
基于全球視角,億歐智庫從學術研究、專業人才、行業投資、市場規模四個方面分析全球和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洞察全球和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趨勢。
全文2685字,閱讀約6分鐘
文本|梁嘉琪
2020年12月9日至12日,由EqualOcean主辦的世界創新者大會(WIM) 2020年世界創新者年會成功舉行。會議同時發布的WIA2020世界創新獎系列名單和報告,囊括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上市公司、創業公司、投資機構和科技創新的創新人物,旨在向更廣泛的人群介紹他們的優秀創新實踐,讓科技更加平等。
比爾蓋茨曾在一篇給大學畢業生的文章中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如果我們尋找能給當今世界帶來巨大影響的機會,第一個就是人工智能。
21世紀,一場全新的技術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興起了。人工智能就像革命中的盲目“催化劑”,全面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同時,人工智能還可以幫助實現人口規模效應,解決金字塔底層人群的需求,緩解環境壓力,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于是,一友智庫發布了《2020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創新TOP50》榜單,旨在尋找未來有領袖潛力的人工智能企業。同時,《2020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創新TOP50》研究報告將從人才、學術、投資和市場規模四個方面研究全球和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現狀和發展,分析中國人工智能應用的潛在機遇和挑戰,洞察人工智能的全球發展和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已經進入“深度學習”時代
縱觀人工智能70年的發展歷史,早期的人工智能技術使機器通過模擬人的行為獲得了人類智能完成工作的能力,更多的用于證明數學題和英語學習。但由于計算機性能不足、操作難度高、邊界明顯等因素,人工智能經歷了兩個寒冬。
2017年,深度學習技術出現在機器人圍棋比賽中,再次將人工智能推向市場。該算法可以在大量底層數據的基礎上增強和擴展人類智能,讓機器做人類智能做不到的工作。
人工智能以深度學習為基礎,衍生出人工智能的不同應用技術,包括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通過統計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的專利數量和活躍企業數量,益鷗智庫將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知識地圖和多技術集成系統定義為2020年的主流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并通過對這五項應用技術的分類,評選出“2020年人工智能技術創新50強名單”。
全球趨勢下中國人工智能的潛在機遇和挑戰
學術研究:人工智能的全球學術研究能力逐年提高,中國的增速尤為明顯,2004年超過美國,2018年超過歐盟,居世界第一。但中國論文的影響力遠低于美國,甚至一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3年是中國論文影響力的轉折點,標志著其影響力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根據西雅圖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分析,前10%的ar
專業人才:人工智能人才短缺可能導致“木桶效應”。據Talentseer和AI人才社區統計,目前世界上有47.8萬人工智能專業人員,但仍不能滿足大多數國家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需要。根據工信部的數據,中國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人才缺口高達30萬。今后,我國應加強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實行“穩內引外”的政策,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留住國內人才,吸引海外人才。
行業投資:截至2020年11月,根據全球人工智能技術領域融資事件的統計,人工智能垂直場景的主流應用已經凸顯。自2010年以來,與計算機視覺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相關的企業分別獲得了1230項和929項資助,是人工智能最受歡迎的應用技術。
市場規模: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預計達到1030億美元,中國將達到143億美元,占世界的1/7,并且還在逐年增長。由于中國對人工智能具有高度競爭的潛在市場,隨著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增多,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在世界上的比重將繼續擴大。此外,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醫療、智能零售、智能汽車是人工智能應用的主流場景。
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應用場景的“泛化時代”即將到來
2020年,人工智能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技術快速迭代。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來開發人工智能技術,很多初創企業停留在研發的高投入上。因此,人工智能企業將形成發展聯盟,分享彼此的專利技術,共同推動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另一方面,根據高德納的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曲線,大量人工智能應用技術仍處于泡沫破滅低谷。這是因為人工智能仍然有邊界,應用場景有限。人工智能企業要不斷優化技術,開拓新的應用場景,加快規模化商業化,提升整體市場預期。在這樣的趨勢下,人工智能技術將在未來普及,人工智能企業將實現泛場景。
中國將興起“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的潮流
技術迭代創新是人類的工智能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而相關的底層技術、標準及知識產權是技術創新的源泉。在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和市場方面,中國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基礎技術落后于美國,例如深度學習框架及芯片等。
在軟件方面,億歐智庫分析發現,以谷歌TensorFlow為首的國外深度學習框架受到的關注度大幅高于中國,均超過了1萬人,TensorFlow更是超過15萬人。而中國僅有百度的飛槳PaddlePaddle超過1萬人。因此,中國企業仍需提升深度學習框架的使用率,完善生態環境。
在硬件方面,中國的芯片市場占據全球近3分之1,但國內芯片的自給率很低。中國具有世界領先的芯片設計能力,但缺少高精度芯片的制造工藝。因此,未來芯片國產化趨勢凸顯,更好地助力中國形成人工智能生態閉環。
總之,當前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具有通用目的性、算法黑箱性及數據依賴性等技術特點,可能會對社會、企業或個人造成不同維度的風險和挑戰。因此,全球人工智能行業亟需有效的治理手段、模式和框架,以推動全球人工智能行業健康發展。
未來的全球人工智能行業將“乘風破浪”,朝著通過小數據化、技術通用化及場景泛化前行。而中國也將“彎道超車”,形成人工智能特色發展之路。
2020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創新TOP50榜單
世界創新者年會(World Innovators Meet,WIM)是中國科技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大會之一,也是全球創新領域的年度盛會,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大會組委會每年在全球范圍遴選并邀請最具代表性的“創新者”前來參會。
在世界創新者年會期間,WIM組委會整合億歐EqualOcean的全年產業和投資研究工作成果,發布年度重磅的World Innovation Awards (WIA) 榜單,即2020世界創新獎,并配套一系列的研究報告。
相比WIA2019,WIA2020也將有所升級,打通一二級市場,同步關注新銳企業和上市企業創新兩股重要的科技創新力量;不變的,是WIA2020依然是全球視野,全球企業榜單。
此外,WIM大會期間,組委會還會發布投資機構榜單和獎項,遴選全球范圍內的優秀投資機構,是他們引導資金支持優秀的科技創新企業,加速他們造福世界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