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文章:人工智能重繪世界經濟地圖
12月14日,西班牙網站《先鋒報》在12月10日發表了一篇題為《經濟和地緣政治因人工智能而天翻地覆》的文章。作者是未來人工智能研究智庫協會主席尼古拉斯米爾赫(Nicholas Mierhe)、該協會的研究人員布賽切廷(Busai Chetin)和約蘭達倫奎斯特(Yolanda rehnquist)。文章認為,人工智能憑借其預測和分析功能,已經成為生產力和效率提高的重要推動力,從而成為企業和經濟體獲得競爭優勢和實現增長的引擎。全文摘錄如下: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數字經濟階段,它日益顯示出通過人工智能實現自動化和決策的鮮明特征。這一數字化轉型階段正在向前推進,并將影響商業模式、全球價值鏈和世界秩序。近年來,人工智能引起了許多參與者的極大興趣,成為各行各業和政府關注的焦點。就像之前的互聯網和電一樣,人工智能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通用技術,或者說是一種流行技術,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完善,并催生出使其不斷完善的創新。我們正在逐漸認識到它的巨大潛力。今天,我們處于擴張階段。現階段,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在市場上的應用還處于早期階段,大部分功能還沒有得到利用。
然而,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以及數字革命本身表明,沒有一個國家愿意在這場競爭中落后。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經濟領域的有力工具。人工智能憑借其預測和分析功能,已經成為提高生產率和效率的重要驅動力,從而成為企業和經濟獲得競爭優勢和實現增長的引擎。在關鍵領域使用這一技術的國家將獲得巨大的經濟優勢,進而影響全球權力結構。因此,人工智能的興起對國力、國際關系、民營企業都產生了影響。
加快經濟增長
隨著數字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各國的競爭優勢將越來越依賴于利用和發展人工智能的部門。數字經濟日益融入世界各地人們的日常生活,使得數據和信息的輸出范圍越來越廣泛,這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關鍵要求。過去一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量增長9.1%,占世界總人口的57%。據估計,90%的可用數據是在最近兩年生成的。由于物聯網的存在,數據生成率提高了。
人工智能的采用和應用可以支持所有部門和行業組織的過程生產率和效率的提高。人工智能可以應用于關鍵的垂直行業(如農業、制造業、運輸業等。)來支持產業和經濟政策,也可以應用于橫向部門或公共服務領域(如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對包容性增長和人類發展至關重要。通過提供新產品和改善供應鏈,生產率和經濟增長可以顯著提高,預計這將抵消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對世界經濟的負擔。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預測,到2065年,自動化將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G20加尼日利亞)帶來相當于11億至23億全職員工的生產率增長。自動化可以使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發達地區和發展中地區的國家受益。通過提高預測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增加和擴大數字轉型無法提供的發展機會。信息、數據處理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提高了民間社會、企業和經濟體的運作效率。與此同時,小企業的進入門檻也降低了,將有更廣泛的群體進入市場。降低成本也有助于支持業務、創新和研發。
擴大發展差距
然而,這些技術對世界各國的影響是不均衡的,國家之間的差距正在出現。啟用人工智能所需的大量資源——數據、軟件、算法、硬件、人才、專業知識和商業模式——將市場置于少數參與者的控制之下。大型數字企業有規模和能力收集更多的消費者數據,聘用最優秀的人才,有優勢資源打造大規模硬件和可擴展的高性能計算能力。一些國家會讓機器學習領域最優秀的人才來設計、開發和部署人工智能,這必然會拉大他們與其他國家在人工智能水平上的差距。
人們對人工智能市場的關注源于人工智能的趨同趨勢。數據、算法、軟件、硬件的融合,提升了數字平臺的規模和網絡影響力。數字平臺是一個多元化的市場,可以通過用戶和生產者的互動創造價值,為參與者提供開放的基礎設施。通過這些基礎設施,可以建立新的規范、協議和標準化的協調機制。谷歌、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平臺利用大規模數據反饋和網絡效應,打造了一個基于大量人才的數字生態系統。首先,巨大的規模可以在數據訪問和存儲方面帶來顯著的優勢,這對人工智能模型的形成非常重要。其次,平臺生態系統還包含軟件,軟件將吸引人才,集中專業知識來構建、部署和改進人工智能系統。最后,該平臺可以提供可擴展的計算能力來使用算法處理數據。這種融合使平臺能夠將人工智能嵌入其業務中,以改善其服務。此外,人工智能系統可以通過更好地預測和定制服務、優化資源和預測市場趨勢來幫助改進數字平臺,從而顯著提高生產率。因此,平臺對于構建一個有利于人工智能的生態系統非常重要。
中國和美國有明顯的優勢
與數字革命必然導致經濟權力分散的普遍觀點相反,人工智能可能會導致或加強權力更加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趨勢。由于數字經濟帶來的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網絡效應等基本優勢,經濟領域的權力集中進程進一步加快。
各國各地區越來越意識到人工智能發展中的戰略經濟問題。國家利益對立導致全球競爭。美國、中國和歐盟都渴望成為人工智能發展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如今,由于巨大的市場、豐富的人才庫、支持創新和創業的政策以及大量的研發投資,美國和中國幾乎形成了這一領域的雙頭壟斷。歐洲政策制定者堅持認為,盡管歐洲落后于美國和中國,但它對發展人工智能的承諾是長期的。鑒于人工智能技術和市場滲透還遠未成熟,歐盟已做出長期承諾,強調該市場的關鍵領域和核心價值,如隱私、透明、問責和公平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