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冰CEO李迪: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討論邊界,場景約束是關鍵
導讀“當我們討論人工智能未來價值的時候,其實我們更多在討論的是邊界。”12月16日,小冰公司CEO、原微軟互聯網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李笛在北京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上公開表示,人工智能要發展同時
“當我們討論人工智能的未來價值時,其實更多的是在討論邊界。”12月16日,蕭冰公司CEO、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研究院前執行副總裁李迪在北京召開的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上公開表示,人工智能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受到約束。“最重要的約束是場景約束”。
李迪李迪說,當人工智能不可避免地進入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并且在任何地方都與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時,就需要人工智能與人類形成有效的良性關系。
他認為,作為技術的發明者,“在掌握許多不同的技術時,我們必須預測和預見這項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然后努力避免它。”
李迪在人工智能演講領域特別談到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微軟蕭冰的“場景克制”。
他介紹說,目前,蕭冰已經能夠自動生成接近真實人聲音的聲音,甚至帶有情感和情緒的聲音,廣泛應用于金融信息節目等語音場景。然而,蕭冰的團隊從來沒有向個人開放過訓練語音字體。語音字體是一種計算機生成的語音,可以通過指定速度和音調等參數來控制,并可以使其讀取輸入的文本。
李迪說,語音字體不向個人開放的主要原因是無法保證這一場景中技術的安全性。因為訓練出來的音標字體太接近真人,很容易被濫用。“很有可能是別有用心的人打(叫)這個人的親戚朋友,打這個人的父母朋友。”
“當我們手中的技術不足以進行欺詐時,我們可以開發這項技術;但當我們預計手頭的技術已經達到或跨越了一個可能會造成困境的界限時,我們的團隊往往會非常謹慎。”
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工智能技術,李迪表示,最關鍵的是考慮應該由誰來提供這個日益強大的AI工具。“我們希望人類和人工智能在未來十年有一個非常好的互動,人工智能系統本身也會變得更加強大。但如果偏向另一個方向,對誰都不好。”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陳龍”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